邓中哲先生首提“辛亥群英星”小行星命名(2)

辛亥革命网 2016-04-12 13:44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向虎雏 查看:

在蓝天蔚将军逝世95周年之际,辛亥后裔邓中哲先生正在与有关单位联系,准备申请“辛亥群英星”小行星的命名。

  马克思恩格斯一生撰写过18篇有关中国问题的文章。马克思在《中国记事》中将中国比喻为一块“活的化石”,他希望中国社会能够对东西方二元性社会精神实质的剧烈碰撞有所“惊醒”。他写道:“鸦片没有起催眠作用,反而起了惊醒作用。”马克思希望在鸦片战争作用下的古老中国社会能够孕育出一个新世界。他还采用比喻性语言讲道:“中国革命将把火星抛到现今工业体系这个火药装得足而又足的地雷上,把酝酿已久的普遍危机引爆,这个普遍危机一扩展到国外,紧接而来的将是欧洲大陆的政治革命。”

邓中哲、向虎雏、邓中宪(右起)在广州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 (刘建林 摄)

  辛亥革命胜利后的1912年1月,列宁在为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六次(布拉格)全国代表会议起草的决议中就这样写道:“代表会议指出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将给亚洲带来解放、使欧洲资产阶级的统治遭到破坏的世界意义,并祝贺中国的革命共和派,表明俄国无产阶级怀着深切的热忱和衷心的同情注视着中国人民获得的成就。”接着,列宁在《新生的中国》和《亚洲的觉醒》等文中又一再指出:“中国不是早就被称为长期停滞的国家的典型吗?但是现在中国的政治生活沸腾起来了,社会运动和民主主义高潮正在汹涌澎湃地发展。”“地球上四分之一的人口已经从酣睡中清醒,走向光明、运动和斗争了。”列宁认为,几万万被压迫的群众从封建沉睡状态中觉醒过来,要求新的生活,反对任何民族压迫,争取人民自由,争取民族独立,这是具有世界意义的进步。

  孙中山积极回应并承诺:“中国如果强盛起来,我们不但是要恢复民族的地位,还要对于世界负一个大责任。”

向榕铮、向虎雏(右起)在广州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 (刘建林 摄)

  由习近平首倡的“一带一路”,就是践行“对于世界负一个大责任”的承诺。“一带一路”分别指的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初步估算,“一带一路”沿线总人口约44亿,经济总量约21万亿美元,分别约占全球的63%和29%。 “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提出,契合沿线国家的共同需求,为沿线国家优势互补、开放发展开启了新的机遇之窗,是国际合作的新平台。“一带一路”战略在平等的文化认同框架下谈合作,体现的是和平、交流、理解、包容、合作、共赢的精神。

  据悉,我国第一次发现小行星是在1928年。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对小行星的观测是从1949年开始的,到1994年4月发现的小行星中,已有120多颗获得国际永久编号和命名权。在全球62个天文台中,该台发现的被列入永久编号的小行星数量名列第五。

  全球辛亥志士后裔热盼邓中哲先生2016年4月8日在广州首次提出申请“辛亥群英星”小行星的命名,能够得到政府和有关单位的重视和支持,纷纷表示,要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标签: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2008-2025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