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秘书田桓:为治先生病,与汪精卫对骂(2)

辛亥革命网 2011-12-09 00:00 来源:东方早报 作者:田伯炎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说起父亲田桓,很多人只知道他曾是孙中山先生的秘书,但谁又知晓他在中山先生身边12年中有着好多让他一生刻骨铭心的动人往事呢? ,孙中山

  1911年5月,居正(田桐义兄)和焦达峰(曾与邓文翚、刘公等组织共进会,为同盟会外围组织)突然来到蕲州,去学堂找田桓。居正广济人,是田桓长兄田桐在武昌文普通中学结拜的盟兄,情同手足。居正排行第三,田桓平时叫他三哥。一见面,田桓笑着问道:“三哥,什么风把你吹来的?” 居正笑了笑,把田桓拉到身边,神秘地告诉他:“我们准备去偷金菩萨!”田桓吓了一跳,以为他在开玩笑。居正讲目前革命经费极为困难,想到洗马坂达城庙有尊金菩萨,可以盗出来充作革命经费。故前来试探。听了他的话,父亲笑了说:“当革命党还要做小偷呀?”居正说:“老四(田桓在家排行第四)别胡说,为革命筹款怎能称小偷?” 说着,他们俩都禁不住哈哈大笑起来。翌日,田桓给居正指点去达城庙的路径,便问:“三哥,我们今天是排满,明天是驱除鞑虏,到底哪一天才能把光复的义旗升起呢?”居正说:“ 正准备呢,不会太远了。你遇事要小心,到时不要措手不及。”

  蕲州光复,剪官吏长辫

  1911年10月10日,终于传来武昌起义成功的特大喜讯,欣喜若狂的田桓立即联合同盟会会员直奔城防保安队,虽然保安队是清政府的武装力量,但士兵们都是家乡的子弟兵,田桓很快地说服了他们响应起义。然后田桓找到商会会长,当铺朝奉,要求他们供给各种布匹,连夜赶制了两面白布大旗和一百多顶鸭嘴帽备用。

  10月12日一早,父亲带领县高等学校的同学将白旗插在城楼上,发布了蕲州光复的信号。满怀激情的同学们汇聚街头,告诉大家马上就有革命军开进蕲州。田桓赶到县衙门,剪去县太爷和衙门官吏的长辫。

  蕲州的顺利光复,积极支持与响应了武昌起义,这也是蕲州同盟会的革命党人长期艰辛活动的结果。

  武昌起义后,田桓见蕲黄一带起义成功,局势稳定,想到武昌去见起义都督黎元洪。到了咨议局都督府,门卫见田桓是一个少年,就毫不客气地挡了驾。父亲拿出写着“田桓”两字的大红片子交给他,门卫接过片子端详了一会,忽然露出笑容,问:“你是田桐的兄弟吧?”父亲回答说:“是啊!我是蕲州起义的首领啊。”门卫吃惊不小,马上变得客气起来:“呵呀!大革命、大革命!”并立刻把父亲的名片进呈黎元洪,黎马上召见田桓。

  黎元洪没有一点前清官僚的架子了,因为他心中有数,田桓是居正、黄侃最支持的人,又是田桐的兄弟。故他对田桓特别客气,先与田桓叙家常,然后问及蕲黄光复的情况。谈话间,黎元洪不断向田桓说了“年少有为”之类的恭维话。彼此谈得倒也融洽,黎元洪还热情地对田桓说:“你最好到各处看看,多玩几天。”

  辞行时,黎元洪给田桓一条长八寸、宽三寸的大红绸条,上面亲手写了“各部行走”四个大字,父亲立刻把它佩戴在胸前,出门时,重重警卫都向他持枪敬礼。

  被孙中山称为少年英雄

1981年辛亥革命70周年大会部分上海代表合影。前排左二为田桓,左四为高梨痕,后排左一为黄埔同学会主席李赣驹。

  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田桓到南京拜谒中山先生。见到内务部次长居正和时任秘书长的大哥田桐,四川保路运动的领袖吴玉章也在。吴玉章、田桐都是同盟会评议员,私交甚笃。

  田桐对吴玉章说:“你来晚了一步,若早来点,怎么也有一个次长当的……” 吴回答说:“我们革命不是为了当官,先不谈这些。” 后来孙中山先生委任他为总统府秘书处主任,他愉快地接受了孙先生的邀请。

  居正领田桓晋见孙中山先生,并讲述了他在蕲州积极参加同盟会活动和起义经过,孙中山先生极为高兴地连声说:“小田先生真了不起,不愧为少年英雄!”“我们党正需要这样的新生力量。”

  1912年, 大哥田桐送田桓赴日留学, 就读于东京美术学校。

  翌年初,孙中山以铁道总长名义到日本考察。田桓被选为学生代表在横滨欢迎中山先生。田桓的欢迎词热情洋溢、深得要领,孙中山先生极为赞许。不久,田桓被任命为侍从秘书,从此追随中山先生革命达12年之久。

 标签: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2008-2025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