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秘书田桓:为治先生病,与汪精卫对骂(5)

辛亥革命网 2011-12-09 00:00 来源:东方早报 作者:田伯炎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说起父亲田桓,很多人只知道他曾是孙中山先生的秘书,但谁又知晓他在中山先生身边12年中有着好多让他一生刻骨铭心的动人往事呢? ,孙中山

  陪护病危时的孙中山

  1924年9月,孙中山任命田桓为“长江下游军事特派员”(委任状现存中国历史博物馆),嘱他:“如军事方面需要接洽,可打电报。你主要做文化界工作,如记者、大学教授、书画家以及各种协会、教育、律师公会等联络工作,但不要暴露身份。”回沪后,田桓在上海恢复了“停云书画社”,以此为据点与各方联系,按先生的旨意积极工作,支持北伐。

  1924年10月,孙中山应冯玉祥等人的邀请,决定去北京商议国事,路过上海。这次他在上海只停留了五天。大概在11月18日下午,有个英国驻沪领事馆的代表,要求会见孙中山,田桓把他招待到客厅里坐下。因孙中山的英文秘书卫玉不在,田桓只好上楼把名片送给先生看,他看了名片,声色俱厉地说: “帝国主义国家派的人我不见”(当时孙中山到上海,英帝国主义分子曾攻击他,并扬言不准他上岸,孙中山在群众欢迎大会上曾予以严正驳斥)。田桓问该怎么回复他,孙中山说:“你既请他进来,就该赶他出去!”当时田桓感到左右为难,又想不出办法请他走。一会儿,那个英国人远远看到孙中山,但孙中山对他毫不理睬,径直上楼,英人见此情形,狼狈不堪,悻悻而去。当时英国是世界强国,孙中山敢于藐视他们国家的代表,毫不留情,这种大无畏的反帝精神让田桓印象深刻。

  1925年初,孙中山在北京肝病复发,入住协和医院,诊断为肝癌。田桓得知后,心急如焚,立即赶往北京见到了病危的中山先生。先生对田桓说了最后一句话:“你也来了么?”说罢,潸然泪下,田桓也呜咽不已。通过中医治疗,先生身体颇有好转。这时,汪精卫竟停止了对孙中山的中医治疗,大家对此很有意见但又不敢公开反对。田桓向汪精卫提出质问:“你对先生的病不能独断。中医认为尚有可为,你为何主张停服中药?”汪精卫态度恶劣,与田对骂。田桓说:“你以前受贿八万元出卖先生,出卖自己的灵魂,今天还想置先生于死地吗?”汪精卫愤极,挥拳就打田桓,田桓准备还手,被在场的人拉开。1925年3月12日,中国革命先行者孙中山永远地离开了,临终时他喊出了:“和平——奋斗——救中国”。这几个简单而有力的字句让悲痛万分的田桓铭刻在心,终生难忘。

  在上海永裕建立联络电台 

  1945年冬,爱国民主主义革命家李济深派代表曹天铎持专函致父亲田桓与何世桢,要在上海永裕里72号家里建立电台,不久,民革前身“中国国民党民主促进会”在我家初步成立。为了完成宣传反内战的任务,曹天铎与陆友邦联系津浦沿线部队,于是张淦、冯治安、孟绍濂各部将领纷纷来上海田家走动。所有活动情况由陆、曹两人会同张云逸、邓子恢,将详情报告中共中央。1946年10月,田桓奉命从上海前往南京梅园新村30号(中共代表团办事处),他装扮成一个头戴破草帽、身穿土布服的老农民,向周恩来、董必武报告上海各民主党派开展民主运动的工作情况。1949年春,民革秘密组织“京沪大暴动”,计划控制南京政府,迎接解放军进城。由于特务告密,负责人王葆真不幸被捕,打入死牢,生命垂危。田桓受命在南京国民政府内找到居正,居答应帮忙。由于多方营救,当局屈于舆论压力,王被改判死缓,在提篮桥监狱迎接黎明曙光。

  上海解放后,党和政府对父亲十分重视和关心,华东局统战部按月送来工资与津贴。董必武代表中央,委托地方政府特别关照田桓。1953年,父亲被聘为市文史馆馆员,心情特别舒畅,有人问他:“你为啥整天乐呵呵?”父亲说:“共产党、社会主义就是乐呵呵!”1958年父亲被任命为上海市政府参事室参事,晚年被任为民革中央委员。1981年,父亲作为上海辛亥老人代表赴北京参加了纪念“辛亥革命七十周年”大会,并为主席团成员。1982年夏至,父亲因病与世长辞,享年90岁。父亲一生追随中山先生,一直将祖国的统一大业视为己任。在他的最后的一帧书画中的墨荷形象惟妙惟肖,添上的几片荷叶栩栩如生,画上题有“和平统一”四个大字,表达了父亲一生质朴的心愿。

  (作者系田桓幼子)

  (本文参考资料:巴蜀书社《杨庶堪传》、吴玉章《从甲午战争前后到辛亥革命前后的回忆》、田桓《怀念孙中山先生》)

 标签: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2008-2025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