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必武余祖言夷陵百年会晤纪念(3)
辛亥革命网 2013-05-06 00:00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岳鹏森 查看:
二 今叙
癸巳三月廿五值西元“五·四”青年节,董必武余祖言夷陵百年晤纪择日举于宜昌一中,不敏得余品绶师赐讯而至,平生首谒宜昌,眼域一弘。此城依山傍水,衔峡吐翠,文教风流,自古而然。溪诞灵均,峡贯太白,李杜遗迹,元白践履,羽序茶泉,修点江山,三苏入洞,黄陆吟茗,先建墨池书院,纪景纯释《尔雅》于宜都① ,次修六一书院,志醉翁职县令于夷陵,更有宜山邻苏②,夜话水经。史烟千秋,环弥三峡,足慰东西过客,南北游人。
此番高会缘溯百年。清季沧海横流,光绪二十九年黄安董贤琮黄州府试睹学政戮士抛尸,愤然率众围院帖冤,壮撼四方,遂为麻城送考之余任直所识,此缘一也。清末岁春余执麻城高小牛耳,董代渠叔课此,此缘二也。民国二年董西迁夷陵供职川盐局,余拟趋西南,途次重逢,得董一语留教,遂执鞭夷陵中学,大贤来仪,墨池际会,此缘三也。民国六年风云再起,董得约于志士姚汝婴赴川护法过夷,复会任直,唾星一宿拱秋月,诗兴更比酒兴狂,此缘四也。董余裔交,夷学迭变,涟泛至今谐振如缕,吹烟屈指已是百年,叹韶华易逝,喜学苑日繁,于此聚念追往瞩来,有不尽之流风,不朽之旨归,不绝之弦歌,不老之传说,咸付与高峡平湖,电流千载,照卉传灯。董师李君言论当世,萧郎金童语述故缘,付校钩沉,陶校瞻前,更有董研诗书稿件、任直宝相手泽,荟赠宜昌一中。贤琮铜塑当苑矗立,揭幕灿然,众杂然围叹,摄影留念。此番聚会得余品绶操刀、董良羽操心、陶三发操手、付全新操盘,烦宜昌一中众贤操劳而成,有董良羽、萧致治、刘行渤、姚诚华、蔡礼鸿、邓小红、张木成、余品级、余品绶、孟进、余品绚、余治平、秦彦、金木诸贤嗣远道来访,李泉、覃兆凡、邹碧益、黄泽江、王华利、孙扬诸领导抽暇莅临,朱泽俭、陶三发、付全新三任校长拨冗迎候,蒋含丹书记登坛主持,郭永寿、李大海、张红勇、陈鹏、辛娟、邹靖、张小青、朱圣柱、刘国祥诸师释休伴侍,任我行躬逢其盛忝附末座,是为记。
注:
① 郭璞父郭瑗晋初任建平郡太守,璞至巫山诣父,兼顺江东游之利,流连宜都郡之夷陵,临江治学潜研故籍,致有佳话流传至今。
②王永彬,字宜山,清中叶宜都人,著有《围炉夜话》、《菜根谭》与《小窗幽记》等书。杨守敬,号邻苏,清末民初宜都人,著有《水经注疏》、《历代舆地沿革图》与《日本访书志》等,清地理学集大成者。
车览
结荚油菜密无间,齐穗麦丛铺向天。
屋树田塘轮次到,晨曦一照去如烟。
抵宜
巫山云雨入沧溟,梦断楚王魂化虹。
千古风流余电在,河床神女御真龙。
江闸
西江石壁断肝肠,扬子金沙今怎航。
鲟惯洄游春梦碎,不能插翅便群亡。
风闻
五岁男孩联想奇,细胞宇宙串云泥。
童蒙英语随途念,行诵何因咸入迷。
大学
三峡山藏大学城,一流人物共长虹。
荒郊耸立图书馆,潜诱五洲循馥虫。
May 3,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