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必武余祖言夷陵百年会晤纪念(6)
辛亥革命网 2013-05-06 00:00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岳鹏森 查看:
宜昌诸领导东道:
李 泉:原宜昌市政协主席。
覃兆凡:宜昌市委宣传部副部长。
邹碧益:宜昌市委统战部副部长。
黄泽江:宜昌市委党史办副主任。
王华利:宜昌市教育局副局长。
孙 扬:宜昌市教育局工会主席。
朱泽俭:宜昌市第一中学第30任校长。
陶三发:宜昌市第一中学第31任校长。
付全新:宜昌市第一中学第32任校长。
蒋含丹:宜昌市第一中学党委书记。
另有宜昌市第一中学副校长郭永寿、李大海、陈鹏以及张红勇、辛娟、邹靖、张小青、朱圣柱等部分中层干部与刘国祥助理。
另附:《“夷““彝”小辨》
关于宜昌一中前名之一——湖北第九区彝陵中学校,余任直手稿书作“夷陵中学”,查《宜昌市第一中学志》P79图表53与P366“湖北省长公署训令第101号 令教育厅”所示为“彝陵”,名称不一,何所适从?因质之《宜昌县志》,历稽地名沿革,知此地自远古至今,迭更乃名,略示如下:
远古-始皇元年(前221年):夷陵;
始皇元年(前221年)-西汉:巫县;
西汉-魏文帝黄初三年(222年):夷陵;
魏文帝黄初三年(222年)-西晋咸宁六年(280年):西陵;
西晋咸宁六年(280年)-清顺治五年(1648年):夷陵,东晋分夷陵西境置宜昌县(隋废),此间凡历1369年,所隶属之州郡称谓虽历多变,而“夷陵”县名从未更易;
清顺治五年(1648年)-雍正十三年(1735年):彝陵;
雍正十三年(1735年)-民国元年(1912年):东湖,升彝陵州为宜昌府;
民国元年(1912年)废宜昌府,改东湖县为宜昌县,而宜昌之名至今无改。
由是观之,此地“夷陵”之称最古老,最悠久,至少二千年有余,“彝陵”之称仅八十八年。从湖北省长公署训令知官方称谓为“彝陵”二字,余任直乃治学沈潜之一代鸿儒,执教于此,必熟知此地掌故,何以“夷陵”呼之?联系先贤志向,谜遂昭然。任直非皓首穷经之旧儒,其人心忧天下,素怀推翻夷廷、光复华夏之愿,投身革命,致力反清,悉此地沿革,心轻“彝陵”之变,满清之篡,遂拒止所改,恢复原有之意,则于手泽书其故名“夷陵”,则见排满之心,光复之志,一以贯之。此为不敏不揣陋昧妄加测度,伫候方家斧教。
May 5,2013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