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集(3)
辛亥革命网 2011-03-11 00:00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徐小玉 查看:
4、渑池,战国时秦赵会盟故址。
他们出了渑池县向郏外走去。
周:“此处怎么如此之荒凉?”
“渑池自古本非繁华之地,只是因为秦、赵二国曾在此会盟才闻名于世的。是因为赵国有蔺相如那样敢于冒死维护自己国家的尊严的良臣,才被传为佳话的。”
“如今清廷的一帮大臣,在洋人面前就只知卑躬屈膝!”
“干丞,你看前边那块高出地面的地方,莫非就是当年会盟的土台?”
他们急忙跑过去。在一侧发现了一块残缺的石碑,禄贞如发现珍宝般高兴得大叫:“是会盟纪念碑!”他们用手拂去碑上的尘土,努力辨认着上边的字迹。
吴禄贞站起身,指点着土台,想象着当年的情景说:“秦王的座位一定是在右侧,右为上,他那样霸道,岂肯把右侧让给赵王。赵王在左侧,而蔺相如就在他身侧。”
闪念:
秦王在酒席上趾高气扬地令赵王奏瑟,并命御史记下此事,以示对赵王的戏弄、羞辱。蔺相如针锋相对,请秦王为赵王击缶,秦王不肯,相如拨剑而起,以死相逼,秦王只好一击,相如也令御史记下。
闪出。
禄贞口占一诗:
“秦赵争衡酣战久,忽报渑池会杯酒。大开函谷置高宴,巩固邦交是耶否?
相如会上佩长剑,受辱恐为君国玷。忽闻赵王为鼓瑟,怒发冲冠赤浮面。
坐上瑟声尚未已,相如进缶秦王耻。请为吾君鼓一曲,两国原来称敌体。
呜呼!赵瑟秦缶今何在?土台石碑留故址。爱国须如蔺相如,恨未躬逢拔剑起。”
5、陕州观音堂。
天色已晚,观音堂前仍有不少信男信女在上香拜菩萨。吴、周二人在殿内看了一番后,找到一位老和尚,与之商量借宿之事。
周:“老师傅,宝刹可有客房,我们想借宿一夜。”
老和尚:“阿弥陀佛!二位施主请随我来。”
老和尚将他二人引到大殿一侧的一个小跨院,推开一扇房门,点亮桌上的灯,请他们入内。又问道:“二位施主可曾用过膳?”
周:“已用过,给我们一壹清茶便好。”
“施主请稍候。”
他们放下随身带的行囊,坐下休息。一个小沙弥前来送茶。
他们倒了茶,饮了起来。
吴:“干丞,你注意到观音堂壁上那首五言诗没有?”
周:“是有一首,我当时只顾去看那些拜香的人去了,未仔细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