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集(3)
辛亥革命网 2011-03-11 00:00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徐小玉 查看:
程点了下头,就自己取了纸笔,准备记大家的看法。
李:“要把情况的严重性一一列出,使他们明白祸机之发,急于燃眉。”
吴:“以第六镇为例,痛陈国内军队的腐败情况,如不采取办法补救,一旦有事能战与否,也未可知?”
程:“如何开头为好?”
吴:“开头我看这样写--日本图我,已非一日。甲午之战,启外人侮我之端;庚子之役,为各国进兵之导。胜俄以后,野心愈炽。夷朝鲜为版图,视东省为外府。”
李:“这个头起得有份量!那对策呢?”
蒋:“对策总不外乎定外交策略与防御方针。”
吴:“还不完全,那是治标的办法。要想治本,则要改革中枢机关。”
程:“如何改法?”
“凡与国防用兵有关之交通及外交事宜,须受军谘府大臣处理,以一事权。把军机处改为内阁,专管政务,不必参与事务……”
画外音:此奏折呈上去后,清政府除了“特赐御馔”,表示嘉奖外,便束之高阁,未见诸施行。吴禄贞的一片爱国热情,又付诸东流!
4、吴宅。
字幕:一九一一年九月,北京大方家胡同52号,禄贞的新宅邸。
新宅内有一栋凹字形的二层楼房,楼前有小花园,楼后有果园。整个宅子显得大方、气派。
禄贞正与周维桢、彭家珍、张世膺、王孝缜、孔庚等人坐在楼前葡萄架下谈话。桌上有茶水、点心、水果。
吴:“席儒,你是这个月才从奉天到天津任职的吧?”
彭:“是的,到天津兵站司令部任副官。这个职务有机会跑来跑去,可以常来北京了。”
“来了就住这儿!这么大一栋房子,我一家人哪住得了?我盖它想的就是为大家聚会和客来客往的方便。我给肃亲王写过一封信,说明由于上、下牵掣,第六镇难以在短期内整顿好,这样我就有理由在北京‘闲居’,得空与你们相聚,研究咱们的事儿了。”
张:“这房子盖得是够大、够气派的了,怕得花不少钱吧!”
吴:“是向日本正金银行贷款盖的。还用了房地产做抵押呢!所以这房子到底姓不姓吴,也很难说。”说罢自己哈哈笑了起来。
周:“绶卿虽说也当了这么些年的官,我是知道他的,一点儿积蓄也没有。谁有难处他都帮,几百上千地给,弄得自己家里有时连过日子都难。夫人很贤惠,从不抱怨一声。”
“那倒是的,她明大体,从来不在钱的方面说什么,一个家全仗她支撑。”他问彭:“席儒,我听说你早已订亲,为何还不完婚呢?”
“两年前我还在云南时,家父就曾写信催我回四川完婚,我复信说:‘匈奴未灭,何以为家?’我早就下了决心:革命不成功,我决不完婚!”
“那你不是让人家姑娘苦苦等你?”
“我们这些人都是提着脑袋过日子的,让她早过门又有什么好处?”
“嗯,你说得也不无道理!”
此时李书城、蒋方震、蒋作宾、黄凯元来了。
刚一落座,李就说:“三年一度的秋操,已定于下月在永平府(卢定)举行。”
吴:“哼,是广州起义和四川保路风潮,闹得他们惊恐万状,想以秋操来炫耀武力。”
蒋作宾:“正是这样,所以这次演习规模很大,还特地向德国订了五十二挺马克沁机关枪,编练了十三个机枪队。”
吴:“快说说都有那些部队参加演习?”
“禁卫军一、二、三混成旅为西路军;陆军第一、四、六、二十镇,加上第二混成协,为东路军。”
禄贞一下激动得站了起来:“这么说我的、张绍曾的、篮天蔚的部队都参加。快告诉我他们是怎么安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