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纪实片《密祭黄陵》文学影视剧本(2)
辛亥革命网 2011-03-12 00:00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马萌 查看:
据了解,国民党党史馆有规定,依照国际惯例,过了30年的解密期限,档案就应向公众开放。所以,井亚莉才能接触到这张照片,并翻拍带回国。高又明先生的小儿子高启宏在记者采访时表示,“这张照片的发现,对研究陕西同盟会以及辛亥革命的历史有积极意义。”
3.
【画面:秋日的古城西安。古刹大雁塔下慈恩寺,暮鼓晨钟,钟声由近而远。
【画外音:井勿幕第二次赴日本回国后,同盟会陕西分会势力大涨。
勿幕经四川,转赴东南几省,和黄兴、鉴湖女侠秋瑾等人联系,密谋准备举义。
勿幕回陕后,立即开始了紧张而艰苦的革命活动。他首先在自己的亲友中宣传孙中山的救国救民主张和同盟会纲领,吸收同盟会员。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井勿幕的足迹遍及渭北各县。
他聚集了陕西同盟会的骨干李仲特、高又明、吴虚白等人,在西安大雁塔秘密集会,讨论贯彻同盟会纲领。
关于吴虚白这个陕西辛亥革命人物,高又明先生后来在他的回忆录《如是我见我知录》中谈到,吴虚白的生卒年不详,没有确切历史资料记载。他是个出家的僧人,参加过会党组织三合会派,是慕亲会组织的领导人物。吴虚白这个人物不可轻视,在会党里很有号召影响力。高又明本人曾经把吴虚白介绍给井勿幕,吴虚白又把他们会党中的一些中坚人物介绍给井勿幕,如三合会的洪宝臣,慕亲会的唐和尚等。吴虚白是陕西同盟会与各会党组织实现联合的关键性人物,对陕西辛亥革命有很大的贡献。他是一个张良、范蠡式的传奇神秘人物,淡泊名利,在革命成功后具体情况不详,很有可能归隐江湖。
井勿幕当时也借鉴了会党组织的一些先进经验,如采用了慕亲会的组织方法,每次开会时仪式相当严肃,高奉神位,如仪行礼。同时在神位旁供奉关云长、岳武穆的神牌,取关云长的义气千秋,取岳武穆的挞伐异族。从此以后,陕西同盟会与陕西新军及会党组织的联系日益加强,为后来辛亥西安起义的成功奠定了基础。
在这次陕西同盟会与各会党的秘密会议上,多数人主张暂不宜主张“平均地权”,恐怕引起一般人的误会,决议改为“主张土地国有”。为了表示反满决心,加强巩固反清联盟的基础,定于这一年,也就是公元1908年的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这一天,赴中部县(今陕西延安市黄陵县)祭祀中华民族人文始祖轩辕黄帝,激发汉族同胞的民族精神,大家推选郭希仁、张赞元起草祭文。并决议以后废除清朝纪年,改以黄帝纪年。
下面将郭希仁、张赞元的档案资料做一交代。
郭希仁(1881~1923)原名忠清,字时斋,又字思斋,后改字希仁。辛亥革命后废原名,以字行世。陕西临潼人。早年曾赴日本考察,对日本明治维新后军事、教育、工农业生产、交通及商业诸方面的成绩深为赞许。1909年11月,陕西谘议局成立,议长是进士王锡侯,同盟会会员李桐轩和倾向革命的举人郭希仁被选为副议长,李仲特和井岳秀等为议员。郭希仁不久便加入同盟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