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3)

辛亥革命网 2010-11-01 00:00 来源:中华文史网 作者:胡绳武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党人的卓越贡献和光辉的业绩,这场革命所产生的伟大而深远的影响,是永远不可磨灭的;它所留下来的宝贵的历史经验

  诚然,在辛亥革命时期,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党人,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认识仍然是不彻底的。他们认识到帝国主义的凶狠及其侵略的必然性,但又对它们存在幻想。他们认识到了腐朽的清朝政府已成为帝国主义的走狗,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不是平等自由的国民所堪忍受的”,并高高举起了反满革命的旗帜,但他们的斗争仅停留在反满和政权形式的更易上。他们不知道地主阶级的封建土地所有制,是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赖以存在的基础,农民群众是反帝反封建的主力军,因此,他们提不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没有发动广大的工农群众,终于导致这场革命的失败。但是,近代中国人民对中国革命的认识,是在实践中不断前进的。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党人,虽然没有能够找到解决中国革命问题的途径与方法,但他们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认识,在当时已达到空前的高度。他们的这种认识,也有助于后来革命的人们进一步科学地认识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

  三、埋葬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最突出的一条,就是它不仅推翻了统治中国二百六十多年的清王朝,而且结束了延续二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从未有过的民主共和国。这在当时确是一种了不起的大事。我们决不能因为辛亥革命虽赶走了皇帝,但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在中国的统治依然如旧,就把从君主专制到建立共和国只看作无足轻重的政体形式的变化,而低估了它的伟大历史意义。亲身经历过这次革命的林伯渠同志在四十年前曾说:“对于许多未经过帝王之治的青年,辛亥革命的政治意义是常被低估的,这并不足怪,因为他们没有看到推翻几千年因袭下来专制政体是多么不容易的一件事。”(《荏苒三十年》)这段话,确是深有体会的中肯之言。

  从中国政治制度发展史来说,建立共和政体无疑是一种巨大的进步。这个巨大的进步是经历了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高举民主革命的旗帜,同改良派作了尖锐的斗争,坚韧不拔地进行宣传鼓动,使民主共和观念越来越深入人心。武昌起义爆发后,推倒君主专制制度,建立民主共和国,已成为人心所向,大势所趋,任何反动势力都无法再把它扭转过来了。

  一九一二年一月一日,以孙中山为首的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了。这个临时政府的大总统府设在原来的两江总督衙门,也就是太平天国的天王府旧址。从太平天国到孙中山的南京临时政府,相距半个世纪。从单纯的农民战争,到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这标志着中国历史向前大大地跨进了一步。

  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后,表现出了高昂的革命精神和平易近人的民主作风,给人们留下了深刻难忘的印象。以孙中山为首的南京临时政府在短短的三个月内,颁布了三十几道革命法令,如改用阳历,限期剪辫子,废除跪拜,禁止缠足,禁止吸食鸦片,禁止刑讯,销毁刑具,颁布一些关于“振兴实业,改良商货”的通告等,无一不带有移风易俗,革故鼎新,发扬资产阶级的民主精神。用孙中山名义公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了国内各民族人民的民主权利,虽然主要是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但毫无疑义是带有革命和民主性的国家根本大法。它的公布,为人民的民主权利提供了法律的根据,大大有利于民主精神的发扬。

  南京临时政府结束以后,革命的果实虽为袁世凯所窃取,但在袁世凯完成他的专制独裁统治之前的民国元年、二年之间(二次革命前),临时约法所规定的“人民有言论、著作、刊行、及集会、结社之自由”,在城市中大体上能得到保障。民主空气高涨,政治党派、社会团体、报刊杂志,如雨后春笋,极一时之盛。民族资本主义在“振兴实业,改良商货”的口号下,出现了投资于近代工矿企业的热潮。这些显然都是与推翻了君主专制政体,民主主义精神的高涨分不开的。

  辛亥革命推翻了君主专制政体的伟大历史意义,首先在于它使民主共和的观点从此深入人心。以后谁要是想在中国这块土地上再做皇帝,谁就会变成过街的老鼠人人喊打。袁世凯的皇帝寿命只不过八十三天,张勋的复辟则更加短命,和从这以后再也没有人敢于试登这个宝座即可为证。皇帝是封建社会的总头,砍掉了这个头,就使中国的封建统治阶级从此再也建立不起一个统一稳定的秩序来。这就大大有利于中国人民继续开展反对封建主义的斗争。其次,它使中国人民思想上得到了一次空前的大解放。几千年来神圣不可侵犯的皇帝,如今居然可以废除,还有什么不合理的东西不可以怀疑、打破?人们的思想认识提高了是不会再退回去的,思想一经解放就不可能阻挡。辛亥革命后不过八年的时间,就爆发了五四运动;如果没有辛亥革命所带来的思想解放,那将是不可想象的。

  辛亥革命虽然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但它在探求中国之所以落后和遭受侵略的原因,力图找出救亡图存繁荣祖国方案的过程中,认识中的合理部分,无疑有助于提高当时中国人民的政治觉悟,有助于后来人们对中国革命问题取得科学的认识。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为后来人们的革命胜利奠定了基石,他的丰功伟绩,是永远值得人们崇敬和纪念的。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