蕲水连着阿里山(3)
辛亥革命网 2015-07-13 09:30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万学工 查看:
2015年7月7日,在武汉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国际抗战学术座谈会上又见到台湾海峡两岸文化经济交流协会会长汪大华先生,近年来,汪大华先生为促进着海峡两岸文化与经济的交流做了很大贡献。
汪大华先生(摄影:刘建林)
汪瓢铺村可谓是人才辈出之村,其中有位名汪寿千的为辛亥革命元老,留学日本,读东京宏文学院,加入同盟会,与乡贤田桐过从甚密,归国后在民国政府任职。汪家有汪敬陶和汪敬虞兄弟俩,一文一武,成就最高,兄长汪敬陶起先就读于武汉光华大学,北伐军兴,投笔从戎,入黄埔军校第六期学习,与国民党军统头子戴笠同届,历任排、连、营、团、师、军长,后至金门防卫部任副司令官,抗日战争中率部英勇杀敌,功勋卓著,1944年升少将,1949年赴台,1957年病逝于美国,追认陆军中将。汪敬陶有两子,长子就是汪大华,次子汪铁志为留美博士,曾任台湾中山科学研究院第五研究所所长。
蕲春最初旅居台湾的同胞有800余人,如今加上他们的第二、第三代,多达4000余人,可谓枝繁叶茂,源远流长。在台湾,蕲春籍教授有汪大华、孙方铎、陈巩、汪定华、明诚之、高铭鑫、游国琛等人。如今蕲春籍旅台新生代,也承传着前辈勤勉奋发特质,使“教授县”在台湾也光茫璀璨。其中,汪用和为台视主播;还有蕲春籍的台湾著名歌唱家熊天平;蕲春旅台乡亲新生代女姓书法名家方玉霞的书法,融汇古今;还有蕲春籍青年作家洪心如,已完成二十余部文艺小说,深受青年读者喜爱。
作为名医李时珍的故乡,蕲春县从唐朝开始就有官办的医药教学机构,至宋、元、明、清,蕲春更是闻名全中国的药材产地和集散地,形成了“不为良相、愿为良医”、“路人皆懂医、指草皆为药”的医药文化及传统。近年来,汪大华先生以乡音连乡情奔走在两岸,时刻关心着家乡蕲春的建设,多次回到家乡,促进着海峡两岸文化与经济的交流。
(作者系辛亥革命网编审)
相关栏目:湖北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