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天瑜:一个伪球迷的极简足球论(2)
辛亥革命网 2019-11-21 15:17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冯天瑜 查看:
反观日本,1980年代末以来认真学习巴西,聘人称“白贝利”的巴西足球名宿济科长期任教练,又汲纳巴西球员入国家队,深获巴西球风,近年又借鉴法国、西班牙技战术,综汇有成,俨然一派颇具章法的日本风;韩国则执着学习德意志战车,强悍甚有过之,21届世界杯赛竟然战胜老师,德国人唏嘘慨叹。比较同为东亚黄种人的韩日,吾国的问题在哪里?这要请业内专家总结,门外如吾等,无法赞一辞。
但我们可以说的是:探究中国足球长期低迷的原因,不能仅在足球队内部打转,或仅从技术层面就事论事,还有必要探讨其背后的结构性要素,外行如吾者就此作老生常谈。
(1)从体质人类学分析,国足长期低迷,似乎可归因于中国人体质强健不足。但反例是,以灵巧见长的乒乓球、羽毛球、体操等项目,中国人经艰苦努力,早已攀登极峰,并保持风格,有长盛不衰之势;需要高强度体能的三大球,则落下风,但也不能一概而论,其中排球有网隔两边,球员无须身体冲撞,中国人尚有作为,如女排练就高超技艺,一再登顶,国人拥为民族英雄。对力量要求更高的男排不敌欧美,然在亚洲仍算强队。贴身肉搏的蓝球,中国便无法长踞高位,巨人穆铁柱、郑海霞、姚明在场时,男女蓝球尚可一战(女蓝好像进过世界前四男蓝进过前八),但巨人一去,怯于贴身紧逼的中国蓝球便直线跌落,现在常败于韩国、伊朗。至于近逼抢断、飞身堵截的足球,中国人更短板毕露。数十年间,国足逢欧美必败,除技不如人外,气力有亏也一望即知。
有人举韩国、日本之例反驳曰:韩、日与中国同为东亚黄种,为何足球进入世界次级强队行列?这是表浅之议,回避了体质改造上升的必要性这一症结问题。其实,稍究即知,韩、日深知体弱之弊,故在近几十年间从基层做起,持之以恒地培育国民体质,终于明显上升,以日本为例,明治维新以来,一直注重国民体质改良,二战以后,包括经济十分困难的上世纪40年代后期,每天为每个中小学生免费提供一磅牛奶,诸如此类措施,使日本人战后几十年间平均身高增加十公分(现在再不能说“东洋矮子”了。我在日本讲学数年发现,与我同龄人普遍矮于我,而下一辈、下下辈普遍比我高,比我强健)。今天足球赛场上的日本队,体能水平早已超过中国队而可与欧美队抗衡。韩国队体能之强,欧美队亦畏懼三分。韩日足球运动员体能水平高,建立在国民体质普遍上升基础之上。中国足球体能问题的解决,当然不只是给11个上场球员补充营养,而必须在提高全民体质上切实用力用心,例如给中小学生提供营养餐,加強体育锻练之类。时下学生戴眼镜的越来越多,弱不禁风者时常可见,大一学生军训,晕倒场地者常有。高中学生一天到晩昏天黑地的背书、记标准答案,进入大学晕倒军训场一点也不奇怪。
全民健身,中小学生普遍矫健,方有可能涌现如龙似虎的11名健儿驰骋绿茵场。抓国足体能,不能只是把武磊、张琳芃等十几个国家队员养好就可了事的。我们应该建立提升青少年体质体能的战略,切实施行,待以时日,必见成效。以吾国时下财力,只要少铺张浪费一些,少为装饰门面大把投币,学生营养餐问题,以及医疗、教育、养老等民生问题的解决并非难事。这是我们这一代人有能力办到的,要克服“非不能也,是不为也”的毛病。——当年容志行、古广明退役后都有办足球学校计划,但无下文。其实这类学校若能坚持下来必有成就。派少年赴巴西留学之类,也应坚持,若多有几届,多一些李铁、李金羽,中国队状态或许改观。
(2)从文化人类学分析,国足低迷乃因球员在坚毅顽强、求技至精两方面皆有亏欠。里皮辞职时怒斥国足,讲的正是这两方面问题。以前吾对里皮没有印象,只知是高价聘请的世界级名帅,但他也没有点石成金的妙法,在短期克服国足痼疾,但他毕竟洞悉此痼疾,别时口吐实话。老帅离去,其箴言不可随风而去。
足球是勇敢者的运动、顽强者的运动。而从赛场可见,国足的战斗意志不如欧美队、不如韩日队,前几天赛事显示,也不如临时组建的叙利亚队。我们不应单单指谪国足,嘲骂也当适可而止,因为国足的不争气,正反映了囯民教育存在的问题,我们都有责任。二十几年前,中日两国中学生组成拉练队伍,行进途中,中国孩子纷纷叫苦叫累,随行的家长心疼孩子,劝其脱队休息,拉练至终点,一清点,多是日本孩子。据说随行日本人笑曰:中国不足虑,看看他们的孩子吧。国足不是天兵天将,是从中国土壤中生长出来的,是从我们的学堂和家庭出来的,他们欠于坚韧顽强,或许可以从那支拉练队伍的中外比较中找到一些成因线索。
足球运动又是高技术运动,巴西、阿根廷运动员将足球技术发挥到艺术境界,他们传球、过人、射门堪称绿茵场上的芭蕾,今之西班牙、法国的球艺之精也可与之比美。而国足一向技术粗糙,传接球失误频繁,富于想象力的塞球、精准射门少见。故在“求技惟精”方面,中国还得向拉美队,向欧洲拉丁派认真学习。以中国人的长于灵巧性 ,应该是可以做到的。还是“非不能也,是不为也。”
这里有必要提出“足球文化”概念,其间包括意志与德行,智慧与技巧,战略与战术诸论题。21届世界杯赛期间,央视曾介绍过法国的足球学校,那里培育着一种兼具勇敢与智慧的足球文化,我们的研习处正在这里,当然,这种文化的精义不止用于足球。
(四)前路何在
前文已言:中国不能放弃足球,因为人民需要足球,人民热爱足球。既然足球不可或缺,那么就应该讨论,中国足球的前路何在?下面略陈两条建策。
甲 奠基培土策
将足球事业比喻为一株生长着的大树,若盼其根深叶茂、花果盛美,必须培殖深厚肥沃的土壤。
国与民切勿急功近利,一味短平快,试图浇一盆水,此树便盛产花果,如外请某名帅装点门楣,引进二三外援疾速提高技术水平,以高薪刺激球员战斗意志等等。以上诸法不妨临时采用,但皆非疗本之策。
治本之要义,在改良国民体质,提振国民精神。这都需作长远安排。仅以改良国民体质而论,当实行比战后日本更完善的青少年营养餐供应制及少年体操制(切忌学生终日擂功应试),持之以恒实行下去,五年小效、十年中效、二十年大效。中小学生每人营养早餐(一瓶牛奶,一个鸡蛋,一面包或馒头)十元足矣,一年三千元,两亿中小学生共需六千亿,此笔经费,可从肃贪所得款、奢华面子工程款中获取,节制向委内瑞拉一类国家投放有去无回巨款,也是款源之一。营养餐制可在一二十年内,使中华民族的少年体质增强,少年强则中国强,中国足球足强也为题中之义。成此事者,立不世之功,当授诺贝尔和平奖。(决非戏言!)中国球员体能低下之弊,将随之获解矣。
乙 国足民办䇿
几十年来,各项文体事业皆由国办,成败得失俱在,此不具论。仅就国足而言,国办基本失效,则为不争的事实。
吾国可谓重视足球,拨巨款、用能臣,就干部配备言,几近极致。袁伟民,以五连冠女排主帅名闻天下,魄力智慧堪称上乘,他就任国家体委主任后,主管足球,但几年下来,国足一无长进,种种毛病依然故我。后任体育局副局长蔡振华,乒乓球世界冠军、继为国乒总教练,对“国球”屡建功勋,荣任国家体育局副长后,分管足球,几年间常在重大足球赛事上看到他干练的身影。然而,几年下来,国足下滑之势并未遏止,且败象愈演愈烈。可见,袁、蔡等体育界能人即使掌握重权,在旧体制下,也不能疗治足球痼疾,江河日下态势难以挽回。媒体关于足球界黑幕时有报道,吾等外人姑妄听之,底里不明,但足球界病灶深沉,以致国家使出浑身解数,亦不能令其复振,则是明摆着的事实。为国人钟爱的足球计,只能建议——终止国办,启动民办。此议决非意气之论。
第一,世界上所有先进的足球国,足球皆由公司经营,世界杯开赛时,方组建国家队,国家给予资助,而实际队务(特别是比赛技战术、使用球员的决定)全由足球界人士主持。总统或总理的使命是观战以示支持,颁奖以示鼓励。克罗地亚女总统不坐总统专机,与队员同机前往赛地,赛场上更全然混同于球迷。她没有“领导”足球,而是“支持”足球。简言之,足球民办乃国际通例,唯吾国国办,又很不成功,就不必坚守此种中国特色了。
第二,近二十年,我国追随国际潮流,实行俱乐部制,各俱乐部皆为民办,虽不能说成绩卓著,却也差强人意。有些俱乐部办得不错,如许家印的恒大队,某某某的上港队,已成亚洲顶尖的俱乐部队,数获亚冠冠军。阎志的卓尔队今年异军突起,杀入中超,气势如虹。俱乐部队的经验和初步成功,证明足球民办大有希望。里皮指导的民办恒大队,屡获亚冠冠军,与韩、日队交手,从来不落下风,而同样是里皮,率恒大主力(包括两名外援),还精选上港等队优秀选手,组成国办的国家队,却战绩极差(平菲律宾这样的弱队,输叙利亚这样的临时组合队),原故何在?我不了解情况,不能妄议,但从比赛结果看,民办优于国办是一目了然的。
第三,网球女杰李娜拒绝国队干预,自主竞赛战绩辉煌。其经验见于她的自述和记者报道。这是民办优势的一例。有报道说,郎平接手女排教练的一个条件,是不要排协干预。女排近年的几次大胜,得益于她与球队的自主努力。
体育是一种创造性活动,必须调动人的创造精神,民办是调动之一法。约请“有志者”“有才者”“有钱者”合力民办足球,国家给予支持、赞助,积以时日,中国足球或许可以走上康庄大道。
(五)余议
国足惨败,全国一遍骂声。国足、足协应该深责,但一味诅咒并无意义,多年经验证明不仅无济于事,而且愈骂愈下行。我们无力无能下球场助战,但还是应该帮着想办法、找出路。现在要补述的是我们观众存在的问题:对运动员(广而言之,对各种人与事)胜宠败辱,这反映了国民性的一个老毛病一一成王败寇。
以现代体育为例,朱建华两破跳高世界记录(最好成绩2米39,至今中国无人企及),国人欢呼,视朱为中国田径运动希望之星。朱参加悉尼奥运会,只跳出2米31,获季军,国人一遍漫骂,朱在上海的家,玻璃窗全被砸破。后来朱愤而出国,从此别离故土:伤心!没意思!当时为朱说公道话的,只有时任总理,他说,朱为中国在悉尼奥运会上取得唯一田径奖牌,应该肯定。我以为,还应补充一句,朱即使铜牌没有拿到,其体育贡献也不可抹杀。
今天被视为民族英雄的郎平,也有深受贬损的时候:十年前她率女排失利,也是骂声不绝;她到美国打球、任教练,本是国际惯例,竟被责为“卖国贼”。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中国史学是成王败寇的渊薮,至今余韵犹在。司马迁是一异类,他为失败英雄项羽立本纪,他冒死为败将李陵陈情(历述其优良品格和以往的卓越战绩),遭遇腐刑。太史公为我们树立榜样。
谈到体育观众的态度,鲁迅留有箴言一一他最敬重的是赛跑落在最后却坚持到底的运动员和为这种运动员热烈鼓掌的观众。
吾衰老,当不了运动员,却应该做那样的观众。那样的观众多了,中国足球的希望也就多了一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