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晓明:永远怀念王老(2)

辛亥革命网 2020-04-12 13:24 来源:世界社会主义研究 作者:贺晓明 查看:

1993年3月20日这是我和王老最后告别的日子,八宝山来的人很多很多。当死亡把他从我们身边带走,我觉得我和很远很远的过去,所联系的那条己经十分跪弱的纽带所剩无几了。
林彪猖狂那么多年,1971年9月13日摔死在蒙古这是天意,这是他残酷迫害老干部的报应,老天开眼了。妈妈回到北京和我们暂时住在新疆办事处,妈妈见到的第一位老同志就是王老。那一天王老带着他的小孙女到新疆办事处来,无意间听到妈妈住在后小楼,就马上过来看她。经过十年浩劫没有什么失而可复得,家园未归而愤怒悲伤全都无处可讲。见到王老觉得又回到了和爸爸一起生活的那个时代,又不完全一样。在苦难中回忆幸福的往事是件太残酷的事情。王老紧紧握着妈妈的手说:“一切都会好起来的,坚持下去,把贺龙的孩子孙子带好,这是你的责任。”从那以后王老和王妈妈逢年过节经常让四海大哥和安焱大姐来看望妈妈。
不久听说人大会堂小礼堂给老干部学习班放电影,出了这么一件让人高兴的事情。不知是有人特意安排还是天赐良机,放影的是《洪湖赤卫队》,当时爸爸并没有平反,还不是同志。电影看完灯亮了,大家并没有散场的意思,也不知道该怎么表达一下心情。这时候王震、廖承志、谭震林三位老人起立鼓掌,还对四面的人喊道:“好电影,这是部好电影!”在他们的带动下,全场热烈鼓起掌来。这种正义善良的宣泄一定非常痛快。人们老说“公理在人间”,其实,公理不会自己来到人间,若没有人来争取和捍卫,公理也不会在人间久留。
以后王老又多次在会议上提出要给爸爸平反的问题。因为“四人帮”还在台上,给爸爸平反昭雪阻力很大。人都被他们害死了,污泥浊水一时洗刷不掉还留有尾巴,受爸爸牵连的那么多好人功臣也得不到彻底平反。“四人帮”倒台,终于才能纠正爸爸“因病医治无效病故”,而向世人说出真相“被迫害致死”;纠正“审查是必要的”,真相是爸爸遭到了林彪、“四人帮”非人的残酷的迫害。这个事实就是1980年11月2日共和国对两个反革命集团起诉状第十三条,爸爸才有彻底平反的文件。
我在爸爸传记组工作的时候和王老接触很多,听他讲了不少从前的故事。有一次王老和我谈起抗日战争120师的历史。王老兴致很髙非常健谈,一会儿是晋西北,一会儿是南泥湾,一会儿又讲南下北返。提起保卫延安三战三捷他更是高兴,湖南浏阳腔里有时还带着几句陕北味。突然,他不出声了,看着我,我觉得好奇怪,也看着他。这种话题一开闸是很难收住的。为什么他不往下讲了呢?


 

“有一件事我不该在那封信上签字。当时通信员骑马一走我就后悔了。”什么事情我清楚,王老突然提起,这令我感到突然,因为这些话他原本是该对爸爸讲的。
“事情都过去了不要再提啦。”我只好这么对王老说。
“事情是过去了,如果没有签这个字不就更好吗?!”
我能说什么呢?从这以后他又两次提到这件事。这是对故人的怀念……我敬佩他,我觉得和王老更加亲近了。
1979年,妈妈在写《向党和人民的报告》。初稿完成以后分送有关单位和不少老同志征求意见。王老的稿子退回来以后,我看见他亲笔作的眉批脚注密密麻麻。有的是对文字的修改,有的是对问题提法的意见,还有一些段落是他以作者的口气加写的。从那时候开始到1984年他为《贺龙年谱》作序,很多工作都是在王老直接指示、支持、关怀下完成的。时隔多年回首往事,没有王老就没有《贺龙年谱》。完成这样一部著作的艰辛,言语难以表达!
记得我第一次带着稿子走进王老办公室的情景,唐秘书在门口对我说:“快进去吧,王老在等你。”王老的办公室不大,靠园子的一侧是窗户。窗户对面全都是书架。对着门的方向是一张大办公桌。桌前摆着两个沙发,沙发中间的茶几上摆着水壶、笔筒、茶杯和王老随手看的一些文件、书籍,非常简单朴素。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