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志士百咏(一)(6)

辛亥革命网 2023-08-15 10:05 来源:武汉辛亥首义研究会 作者:刘宝森 查看:

此百咏乃庆南社成立110周年之作。按人物卒年排序;同卒者,按生年排序,以飨读者。

  

  高剑父

  冰山策马接天微,视野茫茫尽发挥。

  气势雄强苍劲笔,画家剑父史留辉。

  高剑父(1879~1951),名仑,字剑父,广东番禺人。辛亥革命元老,著名画家和美术教育家,岭南画派创始人之一。为纵览自然,开拓眼界,曾不辞劳苦,攀登喜马拉雅山雪峰,“策马冲飞雪,身随飞雪飞。冰山三万尺,立处接天微。”高剑父的画题材广阔,气势雄强,笔力坚苍,令人有“剑气萧森”之感。

  

  林懿均

  太湖水激涌波涛,抗拒俄侵练体操。

  知友亚卢相佐互,支援抗战费操劳。

  林懿均(1881~1951),字力山、立山。江苏省丹阳麦溪后松卜村人。光绪二十八年(1902),规模空前的拒俄运动爆发。爱国学社组织拒俄义勇队。林与同窗好友柳亚子组织同里支部和附设的自治学社,在社中任兵操教员。他常说,身后只要“亚卢(即柳亚子)”替他写一篇“行述”就心满意足了。抗日战争爆发后,林在发动群众,捐输财物,慰劳后方伤员及前线将士等做过大量工作。

  

  费公直

  贞丰桥下水淙淙,报纸钟鸣被禁封。

  东渡从医回故土,悬壶济世去瘤痈。

  费公直(1880~1952),原籍同里,移居周庄,原名善机,字天健,号一瓢,别署器志、一云、双桥居士、霜红、霜庵等,室名秋明阁、双红豆簃。费公直1902年因参加章太炎、蔡元培主持的爱国学社而遭查缉,东渡日本留学。回国后,投身革命活动,在上海与蔡元培、陈去病一起创办《警钟报》,后遭查禁,于1905年又一次避难日本学医。1912年4月,公直决意回周庄行医。诊所取名“天健”,典出《易·乾象》:“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刘成禺

  大洋彼岸激争论,元帅营前墨笔尊。

  洪宪烟云诗唾丧,可叹袁贼自令昏。

  刘成禺(1876~1952),祖籍湖北武昌,出生于广东番禺。1904年春,应孙中山邀赴美国,一边入加利福尼亚大学攻读,一边兼任致公堂机关报《大同日报》的总编辑,与保皇党进行论战,为同盟会奠定了海外基础。1917年8月赴广州,协助孙中山著《孙文学说》、《建国方略》等书。著有《洪宪纪事诗》。

  

  邓尔雅

  操刀如笔远扬名,刚劲清新篆艺精。

  粤桂漫游多弟子,代传辈出显华荣。

  邓尔雅(1883~1954),名溥霖,字季雨,东莞莞城人。邓尔雅一生所篆刻的印章,数以万计。他培养出一批广东的篆刻名家,如余仲嘉、刘玉林、莫铁等。其外甥容庚、容肇祖、容肇新,以及侄子邓祖杰于艺林中亦有印名。他擅篆刻,精鉴赏,善诗文。出版有《篆书千字文》、《印斋印赏》,著有《篆刻危言》、《文字源流》、《艺觚草稿》、《绿绮台琴史》等。

  

  姚鹓雏

  诗词创作响东南,兴派松江国学谈。

  书法文章挥笔就,桐花萝月读犹酣。

  姚鹓雏(1892~-1954),原名锡钧,字雄伯,笔名龙公。松江县人,家住西门外祭江亭西。近代文学家。为南社“四才子”之一,诗词誉满东南。历任上海《申报》及《江东》《春声》等杂志编辑,经常发表小说、诗、词,蜚声当时。才思敏捷,能日写数千言,各体无不工妙,被称为“松江才子”。兼工书法,常乘兴挥毫,得者宝之。著述甚多,有《鹓雏杂著》《止观室诗话》《桐花萝月馆随笔》等。

  

  黄宾虹

  山侵骨髓即随心,落笔繁胜喜自吟。

  杨柳碧桃瓜子路,白云深处大师寻。

  黄宾虹(1865~1955)祖籍安徽歙县西乡潭渡村,出生于浙江金华。原名懋质,后改名质,字朴存,中年更字宾虹,别署予向,晚年署虹叟、黄山山中人等。“黑、密、厚、重”的画风,是他显著的特色。晚年家住栖霞岭山脚不远处。

  

  管际安

  江南燕舞雨霏霏,昆剧台前善发挥。

  四色玉珍扬斗志,插科打诨显灵机。

  管际安(1892~1955),名义华,字霁庵,又号易安居士,江苏苏州人,昆曲活动家。他曲学造诣极深,彩串时,常饰丑角,插科打诨。抗战期间,编撰四折昆剧《四色玉》,表彰国民政府军爱国将领及富有民族气节的知识分子。之后,又写出《江南燕》《钗头凤》等剧。

 

  谢晋

  文成顷刻笔生花,冒险倾资助自家。

  星火燎原功特别,饥寒贫病玉无瑕。

  谢晋(1883~1956)字廓晋,号齐州外室主人,清泉县京山利家皂(今衡南县谭子山镇杨湖村)人。中国共产党早期秘密党员。1927年“八一”南昌起义时,按照中共中央指示,冒着生命危险,打开国库,提取20万银元作起义经费。20世纪30年代,谢贫病交加,面对反动派的威胁利诱,始终坚贞不屈。

  

  高燮

  南社高君早蜚声,笔批清帝且纵横。

  一生心力葩经事,千百诗篇耗苦耕。

  高燮(1878—1958),字时若,慈石、吹万,又号寒隐、葩叟、志攘、黄天等,江苏金山人。诗人,与常州钱名山、昆山胡石亭合称“江南三名士”,抗日战争中住宅焚于炮火,藏书被毁,仅运出《诗经》的各类版本数十箱。1949年上海解放后,高吹万将这批图书捐献给国家,现藏复旦大学图书馆。?高燮的著作宏富,主要有《吹万楼论学书》、《吹万楼文集》、《吹万楼诗集》、《谈诗国风札记》、《感旧漫录》、《金陵游记》等10多种。

  

  杨千里

  车髹黄漆急奔驰,申报文章有妙思。

  远渡重洋论国是,水乡同里泛杨枝。

  杨千里(1882~1958),名天骥。粹卿子。江苏吴县人。清末民初,吴江县同里镇的文化名人中有“杨柳松柏”四杰,杨千里为四杰之一。武昌起义时,杨积极参加陈英士所领导的进攻江南制造局及道台衙门的战斗。制造局总办张楚宝仓皇出逃,留下一辆马车,车髹黄漆。陈英士得到后转赠天骥,天骥每天乘坐马车到报社上班。杨先后出任《申报》和《新闻报》主笔。1921年任中国代表团咨议,参加太平洋会议。

  

  柳亚子

  南社贤才数柳公,渝州索句粤南盅。

  尽情唱和传佳话,磨剑诗文受敬崇。

  柳亚子(1887~1958),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黎里镇人,出生于大胜村的港上港南中段。中国近代第一个革命文学团体南社的创始人之一,我国颇具声望的爱国诗人。毛泽东与柳亚子之间的诗文唱和,为中国诗坛留下一段佳话。毛泽东与柳亚子有三次相会,饮茶粤海、索句渝州、还旧国。

 标签: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2008-2023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