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精神和黄埔精神(2)

辛亥革命网 2011-08-24 00:00 来源:黄埔杂志 作者:蒋术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孙中山先生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中,最宝贵的是他毕生所表现在理念与实践中的“爱国、革命、和平、奋斗”的精神,其核心为国家统一和民族振兴

  第三,孙中山最早接触了社会主义与马克思主义,并进行了传播。1912年孙中山辞去临时大总统后,应邀于6月14日至16日一连三天在上海专题演讲社会主义,早于十月革命的炮声和李大钊的宣传。他在论述世界各种社会主义思潮与学派时,推崇马克思学说,认为马克思的《资本论》是社会主义的上乘之作,并结合中国社会实际,认为实行社会主义的方法要因时因地而宜。后来论述民生主义,认为“共产主义是民生主义的理想,民主主义是共产主义的实行”,“共产主义是民生主义的好朋友”。孙中山生平好学不倦,游历欧美各国,接触了解世界社会政治经济体制,吸收西方各种思想学术理念,研究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同时结合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与国情以及自己独到创见,探索救国之道。所以在辛亥革命和俄国十月革命之前,他就具有了社会科学基础知识的修养,对社会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已有相当的研究与造诣,而且对于振兴中华有着强烈的理想憧憬与向往追求,因此就顺理成章地热烈欢迎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五四运动的发生、中国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孙中山自称是社会主义者。

  第四,孙中山提出了以人民为主、以民生为首的思想。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的时候,一再强调指出,他是公仆,人民才是国家的真正主人。他的治国理念中最凸现出民生问题是最为根本性的。他所著《三民主义》的核心思想正是民生主义。他对民生的定义为“民生就是人民的生活——社会的生存、国民的生计、群众的生命便是。我现在就是用民生二字,来讲外国近百年来所发生的一个大问题,这个问题就是社会问题。故民生主义就是社会主义,又名共产主义,即是大同主义。”又说:“我们要解决中国的社会问题……我们三民主义的意思就是国家是人民所共有,政治是人民所共管,利益是人民所共享。照这样的说法,人民对于国家不只是共产,一切事权都是要共的,这才是真正的民生主义……作为孙中山革命事业继承者的中国共产党,施政理念和方针政策所表达出现频率极高的关键词汇正是“民生、和谐”,恰同孙中山所主张倡导的理论与实际吻合一致。这不是历史的巧合,而是实践检验的效应,中华儿女的共同创造,国运的转机和民心之所向,值得我们去深入思考和认真研究。

  第五,孙中山倡导建立革命统一战线。传统的历史观点认为,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五四运动的爆发,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中国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孙中山受到了新思想、新形势的影响与启迪,看到了新生力量和希望,决心联合共产党对国民党进行改组,改变脱离群众依靠军阀进行革命的倾向,走新的革命道路。我个人认为,十月革命和中共成立,确是客观存在的外部因素,而更重要的是孙中山本人主观认识的内在因素。孙中山早在俄国十月革命和中共成立之前,就已经接触、吸收、研究、认识、传播社会主义与马克思主义,而且已有相当的修养造诣以及自己的见解与创意,并运用到中国革命的社会实践中来。正是由于他领导的辛亥革命,打开了世界新思想、新潮流的闸门,为五四运动,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和中共成立创造了有利条件。他积极主动排除诸多的反对势力,力主倡导“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建立革命的统一战线。于是,国民党进行改组,召开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吸纳大批中共优秀人士加入国民党,并参与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选为中央执监委员,进行国共合作,接受苏联援助,创办黄埔军校,组建新型革命军队,出现了大革命的新局面。

  第六,孙中山最早亲手规划了中国现代化建设蓝图。孙中山的统一之梦,富强之梦,振兴之梦,为中国现代化设计了“心理建设(孙文学说——行易知难)”、“物质建设(实业计划)”、“社会建设(民权初步)”、“国家建设(建国大纲、三民主义)”,而以民生主义为根本。今天,我们欣喜地看到,新中国大规模的现代化建设,建成或正在建设中的巨大工程项目,如长江三峡水利、上海洋山深水港、全国铁路网等,都曾是孙中山实地调查设计并制订过的建设蓝图。尤其是我们倍感亲近的“东方大港”,他设计选址就在杭州湾乍浦以南之地,正是当今上海在东海之滨通向世界的洋山深水大港。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今天的建设,不但圆了孙中山富强振兴之梦,而且超过当年设想规模,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目标正在努力奋斗之中。这是我们今天在此缅怀中山先生之时可以告慰于这位革命先行者的。

 标签: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2008-2024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