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百年 弘扬中山先生统一思想
辛亥革命网 2011-03-08 00:00 来源:中评社 作者:吴建省 查看:
中国台湾以纪念“中华民国建国一百年”的形式进行纪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活动,这除了笔者在菲律宾《世界日报》所发表的《纪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与正名》所指出的三大原因之外,还有两个可以加以补充的原因:一是中国国民党传统错误的历史因素。二是马英九政府那些算术能力差的政客和媒体的看法。
台湾纪念基金会在去年3月29日公布识别标志时,参与设计的筹备委员范可钦表示,最早讨论时,主标语原有“建国”较为敏感字眼,但讨论过程中,大家希望主标语更为“中性”化,不要聚焦在“建国”二字,也希望宽广一点,最后把“建国”拿掉,变成“精彩一百”。他并且说,“精彩一百”一方面凸显百年的意义与历史位阶,也有百分百的意思,希望未来一百年也一样精彩。蓝绿“立委”闻讯纷纷痛批马英九,无限上纲地咒骂他“没骨气”的“特首”、“儿皇帝”。
台湾学者王晓波建议过,马英九应考虑以台湾地区领导人身份或党主席的身份,或在今年10月10日,重新楬橥“宪法”明文的国家统一目标,告诉台湾人民,马英九任内虽承诺“不统不独”,但“中华民国”的国家目标,根据“宪法”仍然是要“国家统一”,两岸人民除了共同都是炎黄子孙外,也共同拥有两岸中国的领土主权。
这是一个依法办事的好建议。
孙中山先生曾有一句名言:“华侨乃革命之母”,形象地说明瞭华侨和孙中山先生毕生奋斗事业的不解之缘。从辛亥革命到讨袁革命,菲律宾华侨紧紧追随着中山先生。在全国各地掀起反对袁世凯卖国、复辟帝制的浪潮中,菲律宾华侨林翰仙在菲律宾华侨中募捐2000元,于1916年夏回到厦门,与许卓然、陈允洛等合作,创办《民钟报》。该报旨在反映民众心声,反对袁世凯称帝。孙中山坚持反袁的武装斗争,为此,他多方努力在福建华侨比较集中的南洋各埠筹集军费。1913年10月,孙中山派遣李其、叶厦声等到苏禄、怡朗、马尼拉发展组织,鼓动反袁斗争,筹集反袁斗争经费;1914年秋派胡汉民等到菲律宾南部侨胞中开展活动;1915年又派许崇智、宋振、郑洪年、朱卓文到马尼拉指导中华革命党党务,募集反袁护国经费。这些活动在福建华侨支持下取得很大成绩。1914-1915年共募得经费36万比索。从1915至1916年,孙中山致宿务革命党人的信函就多达15次。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园也有许多有关菲律宾华侨追随中山先生,艰苦奋斗的记录。
是以,菲律宾华人华侨举办辛亥革命一百周年纪念,格外有历史意义。经笔者建议,菲律宾华人华侨已决定隆重地举办辛亥革命一百周年纪念活动,缅怀为复兴中华民族而赴汤蹈火的革命先驱和前辈英烈,追思两岸人民共同敬仰的伟大民族英雄中山先,弘扬中山思想,学习中山先生坚忍不拔的革命意志、高瞻远瞩的世界眼光、务实开明的思想主张、顺应历史潮流的先知先觉、以国家兴亡为己任的无私胸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