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举办征文比赛 打响“纪念辛亥百年”的第一(2)

辛亥革命网 2011-03-15 00:00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吴毅峰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振兴中华-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征文竞赛”在澳门的举办,是澳门在纪念“辛亥百年”的活动中交上了亮丽的答卷。 ,澳门举办征文比赛 打响“

  对于澳门来说,要在文化上走出一小步其实比大陆的许多城市困难得多,因为大陆的经济实力强劲,研究孙中山的各类专家如云。可是,为什么澳门就能够敢为天下先呢?这个问题值得两岸当局有关方面思考。在筹备纪念活动的这一段时间里,台湾方面拒绝了和大陆联合纪念的想法,其实也是一种不太成熟的态度。孙中山是中国人的孙中山;“辛亥革命”是中国人的“辛亥革命”。既然两岸同属“一个中华”,为什么就不能在政治上展示智慧和风度呢?

  可是,这一次的澳门“征文竞赛”就很好地拉近了两岸四地的距离。试想一下,当台湾的各界人士投稿的时候,他们虽然缅怀的是“中华民国的国父”;可是,他们也把自己对于“天下为公”的理解带给了两岸以及世界的华人。在香港的“孙中山纪念馆”里,让笔者印象很深刻的就是,这里介绍孙中山的所有影像资料都带有浓郁的台湾特色,十分的温润委婉,深入浅出,甚至还设有阅览室和卡通互动室,让小朋友有兴趣去了解一位革命先辈的非凡历程。

  澳门的“孙中山纪念馆”也不错。这个纪念馆是用孙中山的原配卢慕贞太夫人生前寓所改造而成的;其馆名是民国元老于右任先生的墨宝“国父纪念馆”(Dr.Sun Yat-sen Memorial Hall in Macau)。这座纪念馆的产权归属“中华民国”,所以来访者绝大多数是台湾人。在留言簿上,台湾留言者的钢笔水平比中国大陆的留言者要高出许多,让人看了叹为观止。虽然,这里有“反攻纪念”的瓷器纪念品,但是更像是为台湾的好山好水做推介的一个旅游服务台了。

  香港的“孙中山纪念馆”(Dr.Sun Yat-sen Museum)让笔者印象深刻的另外一个原因是,它和澳门的“国父纪念馆”有所不同,因为它和广州的博物馆有交流,所以许多的展品是相当珍贵的,比如孙中山早年和家人在美国的许多照片,还有就是“Sun Yat-sen”这个洋名原来是孙中山的教名“孙日新”的广东话英译。以前,笔者一直以为它就是“孙逸仙”的英译。

  两岸的孙中山纪念馆其实各有特色,资料也各有千秋。不过,参观者所要了解的讯息其实很简单,那就是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广东人为什么在美国接受了教育之后,就可以根据林肯的“三民思想”(民有,民治,民享)精神来提出自己的“三民主义”(民族,民生,民权)呢?这位被腐败清政府驱逐流放了16年的广东人又是为什么有那么大的影响力来团结当时中华大地的仁人志士的呢?为什么在“武昌首义”意外地成功之后,孙中山可以马上回南京就任“中华名国”临时大总统呢?在袁世凯的武力胁迫之下,孙中山又是如何说服自己放下已经到手的权力,为了中华的振兴,为了自由和民主在中华大地得以推行而拱手交出权杖的呢?在孙中山的革命活动过程中,孙中山的日本友人到底起了什么作用,带有什么国家动机呢?

  这些问题都暂时都不会有十分圆满的答案,因为公布于世的资料尚不完善。历史的脚步是不是有正确的方向和坚实的节奏,关键在于步行者的内心是否平静和纯洁。功利的历史观和功利的历史学家可以为自己和家人谋幸福,但是不可能为人类谋福祉。在澳门“熊猫馆”观赏“开开心心”的时候,笔者受到了很大的启发。这一对小家伙在参观者面前大大咧咧,互相调情斗殴,让观众捧腹不已。可是,笔者感到困惑的是,人的快乐真的是熊猫的快乐吗?为什么熊猫必须实行“一夫一妻制”呢?为什么全世界的人都可以观赏熊猫入洞房的情形呢?

  其实,政治也是如此。我们所认知的东西也许并不是我们的本意。一个泱泱大国如何才可以用“民主和自由”的理念来振兴?这才是两岸四地以及支持中国统一大业的人所关心的问题。

 标签: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2008-2024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