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主义和务实精神的完美统一(2)
辛亥革命网 2009-11-08 00:00 来源:民革太仓市委 作者:嵇永宁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中山先生是中国近代历史上最先具体规划并认真推行过近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人物。他勾画出来的蓝图,在当时远远超越了同时代人的视野,即使
中山先生当年拟建的南方大港,现已形成珠江三角洲包括广州黄埔港、深圳盐田港、西部港和珠海港的现代化港口群。盐田港为中国四大集装箱大港之一,已开通了40多条国际班轮航线通往欧洲及亚太地区。2003年,盐田港吞吐量达524万标箱,西部港年吞吐量超过2800万吨,孙中山还十分重视我国大陆西南端的钦州港。“钦州位于东京湾(北部湾)之顶。”西南部地区川、渝、云、贵、桂五省、市、区,“择此港以出于海,则比经广州可减四百英里”,现国家正规划建设钦州港及其两侧的北海港和防城港,使之成为西南五省、市、区连接东南亚最便捷的出海通道。
可以说目前中国的港口体系正把中山先生当年设想的北至安东、南至钦州的海港系统变为现实。中山先生三大港口计划,今人正在逐步实施的与他20世纪初的计划基本一致,反映了中山先生已敏锐地看到直隶湾、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对中国未来经济的举足轻重的作用。实行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经济增长最快的地区,就是珠三角州经济圈、长三角州经济圈和环渤海经济圈。而且,今天开发的热土就在当年的选址上,中山先生对经济发展的构想,为我们今天的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借鉴。
三、开发长江流域,形成江海联运
在《实业计划》中,孙中山高度重视整治、开发、建设长江流域。他认为长江是内河交通的主动脉,是整治、开发、建设的重点。
1、长江下游以建设东方大港、发展上海为重心,疏浚长江水道,形成江海联运。
2、规划建设武汉、九江、南京、镇江等沿江中心城市河港及海运码头。
3、建设三峡大坝,以利发电、通航和防洪。
根治长江水患,使之造福苍生,是中国人长期以来的共同愿望。中山先生在《实业计划》中率先提出在三峡地区“以闸堰其水,使舟得以溯流而行,而又可资其水利”的设想,希望开发长江三峡的水利资源,这是中国人第一次提出在三峡建闸抬高水头,以改善川江航道和发展水利发电的主张。为此,中山先生还亲笔绘制了七幅治江规划图。2006年5月20日三峡大坝合龙,包括孙中山先生在内的几代中国人的“高峡出平湖”的梦想变成了现实。
此外,中山先生还对长江流域河道治理,提出既防患又通航、兴利治害的综合目标,如对曲折最多的荆江河段曲流突出部分截弯取直,在汉水上游设水闸蓄水等。而今的荆江工程和丹江口水库等都实现了中山先生当年的计划。
中山先生是中国近代历史上最先具体规划并认真推行过近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人物。他勾画出来的蓝图,在当时远远超越了同时代人的视野,即使今天看来,仍然令我们后来人叹服他的远见卓识。他的建国蓝图中的许多思想和一些具体设计迄今仍熠熠生辉,对于我们今天的现代化建设具有借鉴意义。放眼新世纪,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前无古人的开创事业,也是中华民族振兴的希望所在。实现这一伟大目标,需要全体贤黄子孙的共同努力。作为参政党,我们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积极投身于国家现代化建设,高水平地履行参政议政、民主监督职能,继承发扬孙中山爱国、革命、不断进步的精神,团结和联合海内外朋友为祖国的繁荣昌盛、和平统一而共同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