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三次莅津从改良走向共和(2)
辛亥革命网 2010-10-11 00:00 来源:天津网 作者:杨华军 肖萍 查看:
三莅津门 日理万机为和平
如今的曹家花园已成一座荒凉的院落,残存的几间房子破败不堪,山石散落在一旁,曾几何时,它曾时孙中山会晤张作霖的场所。
如今的张园躲在鞍山道的一个小院子里,像栋再普通不过的小楼,曾几何时,孙中山曾在张园居住过27天,为国操劳,日理万机。
1924年10月23日,直系将领冯玉祥在北京发动军事政变,一举推翻了曹锟的北京贿选政府。于是,冯玉祥、段祺瑞、张作霖等先后电邀孙中山北上商谈建国大计。孙中山按照既定的对内召开国民会议,对外废除不平等条约,用以消除军阀割据,争取民族独立,达到国内安定和平的政治目的之方针,毅然决定北上。
11月13日,孙中山不顾个人安危,携夫人宋庆龄经上海绕道日本进京。一路上他发表演说,接见记者,他的思想得到了海内外进步人士的热烈拥护。
12月4日,孙中山第三次踏上了天津的土地。对此,邓颖超于1981年5月27日在《向宋庆龄同志致崇高的敬礼》一文中回忆了当时的情景:“记得1924年冬,你和孙中山先生北上路过天津。你们出现在轮船的甲板上,同欢迎的群众见面。我在欢迎行列中,看到为推翻清朝帝制,为中国独立、自由、民主而奋斗不息的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坚定沉着,虽显得年迈,面带病容,仍然热情地向欢迎的人群挥帽致意,同时看到亭亭玉立在孙先生右侧的你。你那样年轻、美貌、端庄、安详而又有明确的革命信念。你,一位青年革命女战士的形象,从那时就深深印入我的脑际,至今仍然清晰如初。”
4日下午,孙中山偕汪精卫、孙科、黄昌谷、李烈钧等十余位随员赴曹家花园访晤张作霖。
当晚,孙中山入住张园。孙中山回到张园后,觉肝气发痛,即请德国医生施密特诊视。据诊断是因旅途劳顿,食物不消,以致胃痛,肝部因之而肿,须静养。其实孙中山此时已患肝癌。
此后至31日,孙中山的病情逐渐加重。孙中山在张园的27天,为国操劳,日理万机。据笔者粗略统计,仅以大元帅名义在张园给部下发出的指令、训令等就有118件;在张园接待的各界代表,见诸报端的就有68人;并在张园发出了长文《孙中山抵津后之宣言》,草拟了建国意见25条。当时孙中山虽然已是肝癌的晚期患者,但他为了消除军阀混战、废除不平等条约,达到和平、统一、救中国之目的,仍是日夜操劳。真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1924年12月31日上午10时许,雪后气寒。孙中山偕夫人宋庆龄及其诸随员由张园起身至东车站乘专车入京。从此,孙中山结束了在天津的生活。
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在北京辞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