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百年不应只是一场庆典(2)
辛亥革命网 2010-10-26 00:00 来源:中国经济周刊 作者:裴钰 查看:
2009年,中山接待过夜海内外游客551.91万人次,比上年增长4.5%。其中,国际游客47.59万人次,下降了28.55%,国内游客504.32万人次,增长24.89%。全年旅游总收入110.26亿元,增长13.4%,其中旅游外汇收入2.03亿美元,下降10.8%。2009年末该市共有星级酒店39家,客房开房率58.19%,下降了0.31%。
由此可见,中山现在处于深度开发的前期,尚未充分发挥“孙中山故里”的国际品牌价值。由于门票免费,孙中山景区特色的旅游产品种类少,旅游服务的门店少,周边的高端接待能力很低,加之现有景区的维护和运营成本较大,所以,亟需加快景区的深度开发。
据统计,中山市游客的人均购物金额是320元,主要集中在孙文西路文化旅游步行街、五桂山生态旅游购物区和零星的景点购物场所。据此,中山故居景区的消费购物增长空间十分可观。在中山2009年《政府工作报告》里,明确提出“创建孙中山故里5A级国家旅游景区”,明年的辛亥百年纪念,将赋予中山的旅游发展前所未有的时代机遇。
百年纪念,应融合英法、芬兰两种模式
对于特别重大的年度主题纪念,有两个类别:英法模式和芬兰模式。英法模式的本质是政府投入巨资,大举兴办各类庆典、会展和旅游营销活动;芬兰模式的本质是侧重充分挖掘社区资源、民众资源和文化资源;前者是硬开发为主,后者是软开发为主。
比如千禧年,法国投资了100亿法郎、英国投资了100亿英镑,而芬兰则是将主要精力放在社区动员和文化普及等方面。两者有一些共同点:1、梳理出具有鲜明的文化价值观;2、两者都有较长的启动和运营的过程,国际上搞年度主题纪念,一般都要提前18个月;3、都对本国或者本地区产生较好的收益,并且,积极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4、相关的文化遗产保护成就斐然。
比如,俄罗斯举办彼得堡建成300年纪念,汇集了45个国家领导人,纪念活动连续搞了一个月,既有效地展示了俄罗斯开放的国家形象,也成功地刺激了当地的经济发展,纪念期间,彼得堡为吸引全球瞩目的旅游目的地,宾客纷至沓来,物价和宾馆的房价也水涨船高,地方经济收益很大。
我们做辛亥革命百年纪念活动,已然大大拖后,应该融合英法和芬兰两种模式,坚持文化和经济发展的双诉求,特别强调加强群众的广泛参与,由北京牵头,三省四地联动,真正形成国家级纪念辛亥革命百年的主题年。
作为世界近代史亚洲里程碑式的历史事件,辛亥革命具有极其广泛的影响力和传播力,类似辛亥革命百年纪念的大型活动,国际上一般提前18个月就启动,突出国际性、文化性、群众性,而长期以来,我们一提到办活动,就理所当然地认为,是做一次纪念大会,一场研讨会,一台纪念文艺演出,拍一部献礼的影视剧,常常忽视相关的文化保护和群众参与。
中国名列世界遗产的项目,均为古代文化遗产,中国的近代文化遗产目前有待大规模的深度开发,它们大多分布在华北、华东和东南等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文化保护的难度较小,交通便利,消费能力高,开发利用的前景较好,辛亥革命百年纪念,为中国近代文化遗产的开发热潮,为中国文化旅游塑造全新的增长热点,提供了历史性的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