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及其前后时期云南的特殊贡献(3)
辛亥革命网 2013-11-05 00:00 来源: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云南省委员会 作者:赵惠昆 查看:
以孙中山、黄兴为代表的革命派和以梁启超为代表的改良派,都给云南起义以很大的支持。云南反袁部署周密,人械精足为各军冠,反袁情绪箭在弦上,一触即发。12月,蔡锷摆脱袁世凯监视,秘密离开北京,经天津乘船赴日本,转越南海防入云南,19日抵达昆明。同时,李烈钧等反袁人士不分党派,不分畛域,从各路自动聚集昆明,共谋讨袁大计。12月21日召开反袁会议讨论出兵方略。此时梁启超来电,希望云南立即发动起义。将军署会议上,各将领共同宣读誓词:“拥护共和,我辈之责;兴师起义,誓灭国贼。”23日,电袁世凯限令其取消帝制。25日,袁世凯无答复。唐继尧、蔡锷、李烈钧等立即联名通电全国,反对袁世凯称帝,宣布云南独立,成立云南军都督府。唐继尧为都督。组成护国军,组编三个军,第一军蔡锷任总司令,进兵四川叙州、泸州;李烈钧任第二军总司令,出兵广西,再进广东;唐继尧任第三军总司令,坐镇滇中,先遣纵队入贵州,再进兵湖南。
27日唐继尧召开国民大会,宣布反对帝制,出兵讨袁。起义消息传出,全省人民莫不振奋鼓舞。各地青年纷纷踊跃参军,短短几天,就重组编成36个团,较原有兵力增加两倍。云南政府还决定截留解交中央的盐款;发行护国公债 ;清理财政,压缩开支;成立筹饷局,鼓励捐输;广为宣传,争取各方力量支持,各级学校停课,弦歌中辍。民国初年,云南岁入总额为六、七百万元,常常入不敷出。而护国首义短短数月,云南人民就为护国战争筹集九百多万元款额,许多百姓变卖首饰、家当、捐钱、捐粮、献物、毁家纾难,罄囊输财,蒙受最大牺牲,支援义师。战争开始后,军队的调遣开拔络绎载道,所经之地都承担了供应军队给养的任务。滇省多山,运输专恃骡马为主,其时全省骡马不下五、六万匹,军兴以后,悉被征用,骡马运输费3.8万元,为民国初年5倍之多。以致运道阻滞,商务萧条,数年后均未能恢复。云南人士还自费办报,组织演说会,宣传护国军出征战况,鼓舞滇民士气。护国军北伐出师时,各界群众箪食壶浆热烈欢送,欢声雷动;护国军士气昂扬,军纪严明,风餐露宿,毫不为阻;民众为护国军送弹药,送伤员,修路架桥,供应饭食。
云南反袁称帝、宣告独立的通电发表后,全国各地纷纷响应,形成“以一隅而为天下先”的声势。护国军勇敢善战,袁世凯派重兵阻击,但毫无进展。护国军出师讨袁,四川是护国战争的主要战场。袁世凯在川兵力4万余,装备优良。护国第一军总司令蔡锷率军攻占叙府,首战告捷,又占领泸州门户纳溪。为争夺纳溪,北洋军与护国军在纳溪棉花坡激烈交战,相持几十昼夜。蔡锷亲临前线指挥,身先士卒;顾品珍、朱德众将士艰苦奋战,最终取得胜利。诚如永宁河畔蔡锷撰写石刻护国铭所言:“护国之要,惟铁与血。精诚所至,金石为裂。出奇制胜,士勇兵骁。河山永定,凯歌声高。”护国第二军李烈钧部与广东龙觐光部在剥隘交战,护国第三军唐继尧平息了滇南蒙自叛乱,经历激烈战斗。护国军在川桂滇省的战斗,使北洋军遭受惨重伤亡和打击。袁世凯不得已于1916年3月20日下令撤销帝制。随后广西、广东、浙江、陕西、四川、湖南相继独立。5月8日,护国军军务院在广东肇庆成立,推选唐继尧为抚军长,表明护国军决心要袁世凯退位的意志。6月6日,袁世凯在护国运动汹涌的浪潮中绝望病死。
至此,在孙中山民主革命思想引导下,以“反对帝制,拥护共和,打倒袁世凯”为宗旨的护国运动取得了胜利。“辛亥首义,民国建立;护国讨袁,共和再现”。“护国运动实为党派合作与各界支持,所从事的国体维护之努力”。其在挽救新兴的中华民国,捍卫民主共和制度中具有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延缓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过程,事实上起到了阻止历史倒退的作用。同时,这是一次宣传民主共和的思想革命。历史从旧民主革命跨向新民主革命过程中,这个历史转变时刻,护国运动是整个链条中一个重要环节;从辛亥革命到五四运动,护国运动是不可缺少的历史阶梯。
孙中山先生在云南驻沪代表欢迎宴会上讲话时,对护国运动给予高度评价:“云南起义,其目标之正确、信心之坚强、士气之昂扬、作战之英勇,以及民心之振奋,响应之迅速,与黄花岗之役,辛亥武昌之役,可谓先后辉映,毫无軒轾,充分表露中华民族之正气,中华革命党之革命精神。”
1917年5月,北京政府府院相争,国会被解散。安徽督军张勋以调停为名,拥兵入北京。7月1日,张勋拥戴清朝逊帝溥仪复辟,恢复清朝旧制。7月3日,云南督军兼省长唐继尧通电护法,联合川黔等省组建靖国联军总司令部,自任总司令。以滇军将领顾品珍、赵又新、罗佩金、叶荃等为各军总司令。7月20日通电宣称:“先平川乱,然后北伐。”张勋复辟丑剧迅速告终。9月1日,广州成立以孙中山为大元帅,唐继尧、陆荣廷为副元帅的护法军政府,组建护法联军北伐,开始护法战争。
如今,历史已经过去了100年,辛亥革命风雷还尤在大地激荡;辛亥革命精神仍激励着人民的斗志。云南人民在辛亥革命各个时期对历史所作出的贡献将载入史册,彪炳千秋。在辛亥革命中英勇奋斗和壮烈牺牲的志士,永远值得中国人民尊敬和纪念。
(作者系民革云南省委常委、理论政策研究委员会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