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明德学堂对辛亥革命的贡献

辛亥革命网 2017-02-20 11:28 来源:《书屋》二〇〇九年第七期 作者:雷建军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1903年,留学日本的胡元倓(字子靖)回国后,得龙璋、龙绂瑞及一些倾向维新的官绅的支持,在长沙创办明德学堂。在辛亥革命的风起云涌中,

  读傅国涌先生编的《过去的中学》和周勇先生著的《江南名校的中国文化教育》,很有感慨。继1902年第一个近代学制——壬寅学制后,清政府于1903年又颁发了癸卯学制,并正式实施。1905年,科举制正式废除。二十世纪初的中国,面对世界形势的急剧变化,掀起了一个教育改革的高潮。与京津、江南各地新式学校蓬勃兴起的同时,地处中南的湖湘大地,新式教育的发展亦不落人后,相继出现了一批新式学堂,在长沙著名的就有明德、长郡、广益、周南、雅礼、兑泽等,而其时最有名的当数明德学堂。1903年,留学日本的胡元倓(字子靖)回国后,得龙璋、龙绂瑞及一些倾向维新的官绅的支持,在长沙创办明德学堂。学校创立初期,章士钊在《苏报·学界风潮》中介绍:“湘潭胡子靖孝廉,自东归与龙侍郎子萸溪(龙绂瑞),创立明德学堂。教员得人,规模亦甚整齐,其主义在养成军国民资格,现已开办,将来必有成效可睹。”青年毛泽东也曾对明德学堂的办学加以推赞:“湖南之有学校,应推原戊戌春季的时务学堂。时务以短促的寿命,却养成了若干勇敢有为的青年……明德继起,校旨相同。光绪末年的明德学生,在省城学生界,颇负时誉。”〔1〕在辛亥革命的风起云涌中,以黄兴为首的一批明德师生作出了重要贡献,无疑是明德学堂办学历史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一、以明德学堂为基地,黄兴倡导成立华兴会

  明德创校伊始,胡元倓即在《明德之精神》一文中写道:“办学必有主旨,学校所以陶铸人才,自与科举利禄之途异趣,则尤应确定所宗,以端趋向……使莘莘学子不徒以学校为仕进之阶,而先务立其远者大者,以默持世运于不坠。”正是这种办学思想使一批胸怀济世理想的青年成了明德的师生,干出了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

  在聘请了周震麟、苏曼殊、陆鸿逵、王正廷等具有新思想的人物为教员后,1903年夏,胡元倓到上海、杭州等地继续聘请教员。在上海,他恰遇黄兴、张继等一批革命志士也从日本回国,大喜过望,立即邀请黄兴等到明德任教。而黄兴等正谋求回湖南来建立革命据点,开展革命活动,欣然接受胡元倓的邀请〔2〕。同年秋,黄兴抵长沙明德学堂,主持速成师范班,随即邀约湖北革命志士吴禄桢、李书城等来明德聚会,商议在湖南筹划革命准备事项,一致认为建立革命组织为当务之急。1903年11月4日,两湖志士二十余人,在明德学堂附近的连升街保甲局巷彭渊洵家中集会,决定成立革命组织,定名为华兴会,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为宗旨。据刘揆一回忆,“癸卯秋,开第一期速成师范班,即由克强主持,邀张溥泉(继)为历史教员。吴绶青(禄贞)、李小垣(书城)皆来湘小住”。“迨十一月,揆一回湘,公(黄兴)乃邀合吴禄桢、陈天华、杨守仁、龙璋、宋教仁、秦毓鎏、周震麟、叶澜、徐佛逊、翁巩、章士钊、胡瑛、柳大任、张通典、谭人凤、王延祉、彭渊恂、萧翼鲲、柳继贞、彭邦栋、陈方度、何陶、萧堃、朱子陶、任震、陈其殷、吴超尘及予弟道一等创立华兴会于省垣连升街机关部,公被举为会长”〔3〕。随即在明德师生中发展成员,虽是秘密进行,但参加者众多。1904年2月15日,华兴会成立大会在明德董事龙璋的西园住宅举行,到会一百余人中有明德师生四十余人。黄兴在成立大会上发表《革命发难之方法》的演说:“吾人发难,只宜采取雄踞一省,与各省纷起之法。今就湘省而论,军界学界革命思想日见发达,市民潜濡默化,且同一排满宗旨之洪会党人久已蔓延固结,惟相顾而莫先发。正如炸药既实,待吾辈引火线而后燃。使能联络一体,审时度势,或由军学界发难,互为声援,不难取湘省为根据地。”〔4〕华兴会是国内第一个革命组织,推动了两湖革命运动的勃兴,并对同盟会的组成和发展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二、以明德学堂为掩护,革命党人筹划发动武装起义

  华兴会成立大会决定以明德学堂为革命基地,分派成员赴各地联络,立即行动。沈瓞民回忆说:“因黄兴已在长沙暗策革命,武装起义……于是我从日本归国,即往长沙,任长沙明德学堂教习,明德学堂是胡元倓创办,为湖南革命运动的大本营。”〔5〕华兴会成立大会后,宋教仁至常德、桃源,陈天华至江西,姚宏业至上海,宁调元、萧毅鲲至醴陵,魏宗铨至萍乡,胡瑛至武汉。黄兴、刘揆一与会党联络,周震麟负责省城学界。另外,又创立两个团体,一个是在东文讲习所成立的同仇会,专为联络会党,焦达峰等参加。一个是黄汉会,专为运动新军,陈天华、姚宏业、张平子等人都做过这方面的工作。这时,吴禄桢接到清政府练兵处的调令,黄兴认为这是打入清政府中央军事要害部门的绝好机会,北京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应当深入虎穴,掌握兵权,以便南北呼应,共成大业。吴禄桢同意黄兴的意见,于1904年5月赴京就职。以明德为支点的华兴会的联络网,遍及全国许多地方。

  筹划长沙起义是第一次大行动。为筹集经费,黄兴毁家纾难,出卖祖遗田产三百石(担,每担为六点三亩)。柳聘农、彭恂渊等也变卖家产,四处借贷〔6〕。1904年春初,黄兴和刘揆一雪夜步行,在湘潭一处山洞与哥老会著名首领马福益会晤,商讨起义大计〔7〕。黄兴亲自在明德学堂理化实验室请日本教师永江正直、掘井觉太郎协助试制炸弹,准备起义〔8〕。但是,这次酝酿数月的长沙起义,不慎事机泄密而失败,黄兴及一批革命志士得胡元倓、龙绂瑞等帮助而脱逃。胡元倓在《题黄克强先生遗墨》中作了如下记述:“一日下午,克强仓皇挟一手枪至校,言事又闹大了(前为印书事,长沙县索克强,亦居校得脱),同赴龙宅(龙璋家)。筱浦(张鹤龄)呼倓去,言得其据,发兵拿人,并言颇受湘抚责备,倓从容谓筱浦曰:‘诸事我均与闻,君如需升官,吾之血即可染红君之顶子,拿我就是。’筱浦以手击桌曰:‘此狗官谁愿做!此刻看如何保护他们。’其表情大出倓意外。旋与俞绶丞商,由萸溪尽一夕之力,将凭据焚毁。俞次晨即呼缉匪武官杨明道来谕:‘无证据不许拿人。’事遂缓。”〔9〕黄兴躲在龙绂瑞家,龙宅门外虽有府、县衙门的捕差巡回侦探,但因当时的绅权特大,没有确实证据,不敢入内搜捕,黄兴得在龙宅安居了三天。这三天里,曹亚伯和圣公会的黄吉亭牧师为克强做好出走的准备。到第四天,黄兴坐骄子,放下轿帘,装作龙宅女眷外出的样子,张继扮作跟随,安全到达圣公会,然后在黄吉亭、曹亚伯等的精心策划和掩护下,安全离开长沙〔10〕。龙绂瑞回忆道:“九月二十四日,马福益部下在醴陵车站被获,供有黄堇坞(堇坞,应为厪午,黄兴旧号。)老师,事乃大露。是日,余适讌客,君(黄兴)亦在座,洋洋如平时。惟谓余曰:‘有相士云,将有缧泄之灾,能一援手乎?’余答以‘君素明达,何忽信此无稽谰言’。下午,忽有人来求告,君寓所紫东园被兵役围守,搜捕甚急。君始将兹事始末尽情相告。余遂留君住西园,终日读书,每饭辄尽三碗,无疾首蹙额之态。惟云有一重要信箧,存在西长街长沙中学,设被搜查,按籍而诛,事殊危险。翌日,余衣冠出门,伪作谒客状,亲往携归,连夜将册籍文件焚毁……君住余家三日,后迁至圣公会,由张溥泉(继)、周道腴(震麟)诸君送之东渡。”〔11〕黄兴长子黄一欧回忆说:“我当时满了十二岁,在明德学堂小学部读书,住在家里,看到差役来捉他,便飞跑到学堂去报信,找到了沈老师。曹亚伯说:‘黄克强在龙宅被军警包围矣,黄克强之子黄一欧尚幼,出门报信于明德学堂。’这是实在的。”〔12〕明德学堂的包容大度,一定程度上成就了黄兴等人的事业。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