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心辛亥人物,钩沉“黄陂”行状:《首义大都
辛亥革命网 2012-01-15 00:00 来源:《武汉文博》2011冬季号 作者:皮明庥 查看:
皮明庥(右)与裴高才在研讨会上
时代塑造人物,人物折射时代。
在清末民初社会转折的风云时代,湖北、武汉、黄陂涌现出黎元洪这一历史人物,其时代特色和社会意义都是独具一格的。
史坛上对黎元洪之文著时有所见,但较之黎元洪的复杂曲折阅历和独特的时代特色、人物性格,研讨似有不足。湖北黄陂裴高才先生夙好文史,究心于乡邦人物,推出《首义大都督黎元洪》一书,运用通俗易懂的形式,对黎元洪进行颇为全面的解读。把这位半旧半新、充满矛盾、充满争议的首义都督、民国元首,刻画得淋漓尽致:既是“首义元勋”,又似“床下都督”;既“开明谨厚”,又“柔懦误国”;既上过袁世凯的贼船,又誓死捍卫共和;人称“黎菩萨”,亦称“黎屠夫”;既知书达礼、爱惜人才,又装扮斯文、附庸风雅……这部具有学术和文学价值的作品,对深化辛亥革命及民初政局之研究均有裨益。
裴先生立足于对黎氏独特的身世与行状的把握,并将之与时代政坛闻人作比较研究,立论云:“如果说孙中山是英雄造时势的话,那么黎元洪则是时势造英雄。”正是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的时势以及民初政坛诡谲多变的时势,将黎元洪推上历史舞台,成为首义都督、民国总统。此一结局,决非黎氏本人事先之人生设计。黎元洪就是这样在不可意料、缺乏思想准备的境遇中,走上政坛顶峰的。
高才先生这部作品的另一成就是,对黎氏行状中之诸多谜团进行了解读。历来文坛上常将黎讥为“床下都督”,作者曾与我进行过探讨此问题,认为事出有因,但缺乏佐证。在本传中,他是这样证伪的:
左起:江汉大学校长杨卫东、皮明庥、裴高才在皮明庥文集研讨会上
同盟会员居正在《辛亥札记》中,引用了首义当事人李西屏撰《武昌起义纪事》一文所罗列的三种传闻:“有谓自其室中挟出者,有谓马荣自其床下挟出者,又有谓自参谋家挟出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