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遗址是世界级文化瑰宝
辛亥革命网 2012-07-25 00:00 来源:广州文史 作者:黄淼章 查看:
辛亥革命史迹不止是广州的财富,更是中国近代历史的财富,这些活生生的、不可复制的历史文化资源,是广州建设世界文化名城的不可多得的宝贵资源。
广州是近代民主革命的策源地,在这里留下了辛亥“三·二九”起义指挥部旧址、起义旧址、广东咨议局旧址等大大小小35处辛亥革命遗址。目前除了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大元帅府等少数广为人知外,一些史迹仍然是“养在深闺无人知”。
新中国成立后,广州市对辛亥革命遗址进行了保护和管理,有的还建立了纪念馆。但是这些遗址还没有整合成广州城市文化品牌。作为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策源地,广州是中国近现代走向共和、走向世界的起点。辛亥革命史迹不止是广州的财富,更是中国近代历史的财富,这些活生生的、不可复制的历史文化资源,是广州建设世界文化名城不可多得的宝贵资源。每一个广州人,都应引以为豪。
在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的时候,我们要深度挖掘、精心修缮、科学整合辛亥革命遗址,打响广州作为中国近代革命策源地的品牌,将广州建设成为富有特色的世界文化名城。建议如下:
1.深度开发三·二九起义指挥部旧址,将旧址申报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位于越华路小东营5号的一座其貌不扬的四进深院落式平房建筑,是广州三·二九起义指挥部。
孙中山先生曾高度评价“三·二九”广州起义的作用:“斯役之价值,直可惊天地、泣鬼神,与武昌革命之役并寿!”
起义指挥部旧址现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旧址经过近年的整治已经开放,但面积狭小,周边已被高楼大厦包围,所处位置不太醒目,又没有停车场,不被市民所认识。
建议申请将“三·二九”起义指挥部旧址提升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附近征用一块地开辟为停车场,以满足旅游车停放所需。以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为契机,拆除旧址周围的部分民居楼及临街商铺,改善外部环境,使得旧址不再“养在深闺无人知”,进一步充分发挥其重要的历史、社会教育作用。
2.尽快恢复广东咨议局旧址大门的原貌
辛亥革命的重要遗址——广东咨议局,建成于 1909年,在这里发生过中国近现代史上的许多重大事件,如1911年同盟会会员温生才在咨议局门前刺杀清朝广州将军孚琦而被捕牺牲;“三·二九”起义失败后,牺牲的革命党人陈尸于咨议局前,后由潘达微殓葬于黄花岗,留下“咨议局前新鬼录,黄花岗上党人碑”千古绝唱;1911年武昌起义胜利后,咨议局先后成为省议会和非常国会所在地。孙中山曾在此宣誓就任非常大总统,并九次在广东咨议局举行演说和参加会议;1925年至1927年, 广东咨议局是国民党中央党部。国共两党著名人物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宋庆龄、蒋介石、胡汉民等都曾在此留下身影。
咨议局由主楼、草坪、荷花池、石拱桥、南端祠堂式大门建筑组成,整体建筑气势恢宏,中西建筑风格融为一体。百年沧桑,咨议局大楼历经风云变幻依然屹立,石拱桥也基本完好,但祠堂式的大门却已消失,被中山三路的围墙所取代。一墙之隔,不仅阻挡了人们的视线,更阻挡了人们对这段历史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