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侨华人文化的传播与构建和谐世界
辛亥革命网 2012-08-15 00:00 来源:侨务工作研究 作者:戴文标 孙旭东等 查看:
华侨华人在几百年的漂洋过海与全球各国人民的共同相处中,继承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传扬着中华文化。在吸收各国先进文化的过程中,有机地将中华民族的“母体文化”与各国先进文化结合起来汇成了华侨华人璀璨的文化,创造了独有的全球化背景下的新的文化,并有力地反哺着母体文化。华侨华人文化中的和合之意、天人协调以及融合汇通等体现了华侨华人文化对中华文化的传承。
一、华侨华人文化传承机制
(一)华侨华人文化与侨乡文化互动
华侨华人在异国他乡生存充满着艰辛和困难,但他们在以中华传统文化为核心的各地侨乡文化的影响下,艰苦奋斗,克勤克俭,略有节余便托人捎带回家赡养亲属,稍为宽裕者便携资回国营造屋宇,购买田地,兴办公益事业,同时,他们也将海外的新思想、新观念及当地的各种文化引入家乡,使家乡的面貌逐渐得以改观。华侨华人文化与侨乡文化的互动,是同质文化间的共融与传承,主要表现形式有:一是在中华文化重教化的思想影响下,海外华侨华人向来都有重视教育的优良传统,如许多华侨华人纷纷回乡兴办教育事业。二是许多华侨华人对家乡的民间宗教十分热衷,一定程度上支持了家乡的民间宗教信仰活动。三是传统华侨华人族群中所具有的家族文化传统与祭祖思想,使得华侨华人文化与侨乡文化传统在一定程度上相互影响、相互促进。
(二)华文教育推广
华文教育在海外日益受到重视,是因为华文教育通过对中华文化的传承、弘扬与创造,促进了中华优秀文化现代价值的彰显。教育具有传承与弘扬民族文化的功能。全球华侨华人对中华民族文化有着强烈的心理认同趋向。从教育与文化的关系来看,华文教育必然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事实上几十年的海外华文教育实践,无论是处于顺境还是逆境,华文教育都一直以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为己任,为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为所在国社会发展作出了贡献。正是借助于华文教育,中华文化得以顽强地在海外多民族、多元文化,甚至在受到歧视或压制的环境中保持下来。
(三)文化社区构建
以美国圣路易斯华人社区的发展和演变分析,得出其不同于以往的唐人街的结论。圣路易斯华人社区没有华人商业与住宅合一的专门地理区域,而是以中文学校、华语教会以及华人社区组织为核心的一种特殊的社区。不同于当代美国东西海岸许多地区以商业利益形成的新型郊区唐人街,圣路易斯华人社区是由于中华文化凝聚力而产生的社区;华人聚集一堂,不是为了或者不仅是为了经商贸易,而是或者更多是为了弘扬中华文化。同时,不同于传统的唐人街或新型的郊区唐人街,圣路易华人的文化社区没有明确的地理界限。
当华人散居于中产阶级与高中档的住宅区,发现形成华侨华人的地理集中区域既困难又不实际。但是,他们仍然有与同胞交流、保持与维护中华文化的渴求。这种渴求可以通过中文学校、华语教会、华人社团组织、长期或临时性的各种政治委员会以及文化庆祝活动来满足。在这些场所与活动中,大规模华侨华人人口的聚集与出现有助于他们找到自己的文化与种族的认同感。这种文化与种族认同为他们带来心理的满足与安慰,而这种满足与安慰在他们日常的生活环境中是难以得到的。同时在这个过程中,体现了华侨华人文化对中华文化的传承。
二、华侨华人的民族认同
(一)华侨华人社团的跨国界活动与认同
近二十年来,顺应全球化的大趋势,同时在经济利益和天然的华侨华人“五缘”(地缘、亲缘、业缘、神缘、文缘)网络的驱动下,国际性的华侨华人社团组织和活动出现较为活跃的态势。在各种社团的世界性联谊会上,举办具有传统中华文化的活动。通过这些强调某种特定的方言或地缘群体的特殊性以及有关的文化活动,有助于加强海外侨胞对祖籍地的认识,可以使年轻一辈的华侨华人了解其祖先的文化并进而对会馆的活动产生兴趣,为世界各地的同乡同宗提供了一个重温并强化某种群体意识的机会。另一方面,文化交流的扩大与深入刺激了世界范围内华侨华人对中华文化认同。一个正在崛起的中国在文化上对全球华侨华人产生一种辐射源作用,使海外华侨华人保持自己语言和文化的客观环境得以改善。
(二)华文教育与认同
华侨华人都是中华民族的子孙,有着相同的文化渊源,发展华文教育,可以增强他们的“根”的意识,在心理上认同中华文化。李显龙指出:“推广华语运动,开展华文教育,固然有商业和经济价值方面的目的,但更重大的使命则在于通过华文教育,保存和发扬传统的文化价值观,加强华族新加坡人的认同感。”
(三)华文报刊与认同
海外华文报刊是华侨华人文化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反映所在国的社会、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情况,促进华侨华人对当地社会的认识等,而且更是加强华侨华人与祖(籍)国联系的一座桥梁。经过一个多世纪的艰苦历程,从过去的华侨报刊发展为华文报刊,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本着为华社服务,维护华族利益,鼓励华侨华人致力于发展经济,宣扬中华文化,保存华族文化传统为宗旨,增进了华侨华人对祖(籍)国的了解及对民族的认同。
(四)世界宗乡组织与认同
世界性宗乡组织纷纷成立,华侨华人社团组织的数量激增。这些社团展开各种形式的文化和联谊活动,加强与中国的联系,成为塑造族群认同的文化土壤,使得海外华人在某种程度上能够于全球化的浪潮中固守传统文化的价值。
三、华侨华人文化传播机制
(一)华侨华人文化传播途径
1.社团组织
华侨华人的各类社团,有以血缘相关的宗亲会,有以地缘相近的同乡会,有以同业、同学相联的同业会、同学会等等,在联系当地华侨华人,扶助弱小贫困,联络情谊,开拓事业,调解纠纷,以及增进与祖(籍)国和桑梓的感情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
2.华文教育
重视教育是中华民族的优良文化传统。早期在海外的华侨深受没有文化的苦痛,为了发展经济,丰富生活,更为了日后子孙的发展,继承事业,接受祖国的文化知识和优良传统,自然就必须办教育、兴学校,以培育年轻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