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孙中山研究60年

辛亥革命网 2013-05-31 00:00 来源:团结报 作者:周兴樑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中国台湾地区60多年的孙中山研究工作,可分为4个时期;我们从中可以窥见孙中山研究在台湾由兴起到快速发展,又从不断发展逐步走向衰弱,

  中国台湾地区60多年的孙中山研究工作,可分为4个时期;我们从中可以窥见孙中山研究在台湾由兴起到快速发展,又从不断发展逐步走向衰弱,及至今仍难以复苏之全过程,以及它各个研究时期所烙上的时代政治印记。

  孙学研究的第一个时期,是蒋介石“主政”于台的25年(1950年3月至1975年4月)。这是孙中山研究工作在蒋当局大力扶助下由兴起到快步发展的时期。

  这种研究局面之出现,有当时历史背景下的两大政治原因:

  第一个原因是,在内战中败北的蒋介石和国民党中枢,力图借助于孙中山的“国父”地位与崇高威望,来维系国体和宣示国民党政权的正统性,并通过强化“国父”之历史记忆,来不断增强台湾人民对祖国与中华民族的认同归属感。因此,老蒋在台“执政”的20几年里,不仅仍尊奉孙中山为“国父”,而且还刻意地通过举行节日纪念仪式、布设物质纪念空间、编撰历史教材,及开展社会文化活动等方式,来重塑孙中山之形象和强化人们对“国父”的历史记忆,以为其“光复大陆”之目的服务。

  在蒋介石和国民党当局的大力倡导推动下,台湾地区纪念孙中山的各种活动,很快就开展起来了。如他们仍以孙中山的忌日(3月12日)为植树节,而把其诞辰(11月12日)定为“中华文化复兴节”;每年常举行与孙中山有关的节日纪念活动,尚有黄埔军校成立日(6月16日)、双十节(10月10日)、建党日(11月24日)等。这些节日庆典活动,或由蒋介石出面主持纪念会并讲话,或以国民党当局与中枢之名义举行纪念仪式和发布文告,而台湾的《中央日报》及《联合报》等媒体,往往会为此发表缅怀颂扬孙中山革命思想践行的社论或专文。

  除推崇节日纪念活动外,蒋介石当局还十分重视孙中山物质纪念空间的营造布设,及其相关货币与邮票之设计发行。其纪念项目主要包括有:(一)、建树一些孙中山先生像。如台北国父纪念馆大厅的孙中山坐姿像,竟高达5.8米,台北故宫博物院、阳明山的中山纪念堂,及台北县、台中市、宜兰县、苗栗县等处地方的中山堂内,也有中山先生像。(二)、专门修建纪念孙中山的馆堂和场所 。这些设施主要有:1966年落成的阳明山中山楼,1972年落成之台北“国父”纪念馆,另有上述几个县市的中山堂;此外还有散布在台北、台中、台南、屏东、宜兰5市县的中山公园等。(三)、大量发行印有孙中山像的货币:“1949年6月15日后,台湾地区发行印有孙中山头像的纸币58种”,其中在蒋介石“执政”期间印行了此类纸币37种,约占总量的65%。(四)、台湾邮政主管部门从1949年12月到1994年11月间,共印行流通与纪念孙中山有关的邮票22套,计63种面额。其中有13套51种面额是老蒋“当政”时发行的,分别占总量的59%和81%。(五)、台湾国民党当局用“中山”之英名来命名道路,或以其主义的名称(词)等作为路名。这种情形在台湾各地随处可见——台湾各地之中山路有28条,以三民、民族、民权、民生、五权、博爱等名词命名的路(街)达68条以上;另其属内之各市县还有不少以中山命名的“国中”与“国小”,及一些区域、市场、园林、医院、美术园,等等。蒋介石当局上述的一系列举措,皆旨在塑造孙中山之伟人形象,并在全民脑海里强化“国父”的历史记忆。

  第二个原因是,蒋介石和国民党中枢把学习和奉行孙中山遗教、尤其是三民主义,作为制定施政方策的指导方针,及其教化党政军民、凝聚人心与民力之重要“复国工作”。早在国民党政权刚迁设台北不久的1950年,老蒋就在《复职文告》中宣称:此次“复行视事”,乃为“光复大陆,重建三民主义新中国”,他在改造国民党之过程中及后来又多次声称:要“整顿党的各级组织,坚持以三民主义消灭共产主义”,“要贯彻‘反共抗俄’、‘复国建国’纲领”,“重建中华民国为民有、民治、民享的‘三民主义新中国’。”正是基于上述情况,台湾学者赵永茂教授最近撰文指出:“蒋介石……虽在内战中失利,撤守至台湾(后),仍以实现三民主义……为职志,纵然戒严与威权时期,亦勉力遵循中山先生遗教。”

  为达“反共复国”之目的,台湾国民党当局强化了学习与宣传三民主义的力度。蒋介石多次带头宣讲三民主义,如其称三民主义之本质,即为“伦理、民主与科学”。国民党当局则订出一些强制学习与宣传三民主义的措施,如它特别规定:“国家公务员”之普通与高等两项考试,及台湾各大专院校的升学联考,都要考三民主义的内容。其“教育部”又在《戡乱教育实施纲要》里规定:“中小学(生)要学习三民主义,要灌输‘反共抗俄’与‘反攻大陆’的思想”;它还要求台湾的历史教材仍沿用大陆时期之教科书,注意突出孙中山以三民主义指导中国近代革命取得胜利的光辉勋业。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