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日归来谈商会史研究

辛亥革命网 2011-05-06 00:00 来源:《近代史研究》1997年06期 作者:虞和平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我于1996年10月25日至12月23日,赴日本东京大学作了一次短期访问,就近代中国商会研究的有关问题与日本学者交流,并进行相关课题的研究。现

  我于1996年10月25日至12月23日,赴日本东京大学作了一次短期访问,就近代中国商会研究的有关问题与日本学者交流,并进行相关课题的研究。现就日本的商会研究和资料状况,以及本人由此而想到的中国商会研究问题,谈一些看法。

  日本学者对中国商会的研究,开始于六七十年代。小岛淑男在1960年发表的《辛亥革命时期上海的独立与绅商层》一文已经涉及商会;曾田三郎在1975年发表《商会的设立》一文,仓桥正直在1976年发表《清末商会与中国资产阶级》的论文。到80年代以后,又有新的研究者增加,陈来幸在1987年撰写《“五四”运动后上海商界之革新潮流(1919-1923)》一文,开始研究中国商会,此后又有多篇专论中国商会的论文发表。另有一些学者和研究生对此发生兴趣,开始研究这一课题。

  日本学者对日本商会的研究大约也开始于60年代。1967年出版的永田正臣著《明治时期经济团体的研究——日本资本主义的确立与商业会议所》,首先对日本的早期商会作了比较系统的研究。1968年,寺谷明武和三和良一分别发表了《造船奖励法的一个考察——以东京商业会议所的建议为中心》、《商法制定与东京商业会议所》两篇论文,对日本商会在政府经济政策制定过程中的作用问题开始进行研究。70年代以后,研究者逐渐增加,研究的领域也逐渐扩大。如江口圭一在1976年发表的《都市小资产阶级运动史研究》、山下直登在1977年发表的《日中、日俄战争时期财阀资产阶级的政策意向》、波形昭一在同年发表的《日清银行法案的形成过程》等论文,对日本商会的地位、性质和作用问题进行进一步的讨论。

  80年代以后,日本商会史研究的领域进一步扩大。在国外日本人商会研究方面,在华日本人商会问题颇受重视,柳泽游的《1920年代满洲日本人中小商人的动向》、间宫国夫的《日本资本主义与殖民地商业会议所》、村井幸惠的《上海事变与日本人商工业者》、幸野保典和木村健二的《1920年代天津日本人商业会议所的分析》、山村睦夫的《满洲事变期间上海的日本资本与排日运动——以上海日本商工会议所为中心》等论文,对在中国设立的日本人商会作了一定的研究。对在日本的华商商会的研究已经开始,伊藤泉美在1995年发表了《关于横浜中国人商业会议所的设立》一文,详细地论述了该商会的产生背景和过程。

  在日本商会的民间经济外交活动方面,野泽丰首先于1982年发表《辛亥革命与产业问题——1910年的南洋劝业会与日美两实业团的中国访问》一文,内中涉及了美、日、中三国商会的经济外交活动。木村昌人于1989年出版《日美民间经济外交》一书,对1905-1911年间的日美商会互访和合作活动,及其对日美两国经济关系和对华经济竞争的影响,作了比较全面深入的研究。饭岛涉的《辛亥革命与日本——以东京商业会议所编〈关于支那动乱的调查文件〉为中心》一文,讨论了东京商业会议所当时参与日本政府对华经济政策制定问题,也与日本商会的对华经济外交相关。

  与此同时,日本商会资料的调查整理工作正在引起日本学者的重视。饭岛涉与伊藤泉美、镰田和宏、冢濑进合作,全面地调查研究了日本商会的出版物和档案资料,已发表《战前在外日本人商业会议所(中国)定期刊行物目录》、《战前日本人商业会议所(中国)以及国内主要商业会议所中国关系出版物目录》、《关于商业会议所资料——商业会议所资料的利用与中国近代史研究》等文章。 除了这些学者们的研究之外,日本的许多商会也编印自己的历史,比较详尽地描述自身产生发展的过程。如日本商业会议所联合会,东京、大阪、横浜、名古屋等商会都编印了此类书籍。其中尤以东京商工会议所在1966年编印的《东京商工会议所八十五年史》最为详尽,系16开本上下册3000多页的巨著。

  上述这些研究和叙述日本商会史的论文和书籍大多系局部性和描述性研究,除各商会编印的纪念性书籍之外,目前尚没有比较全面深入研究日本商会史的学术著作问世,但正在朝着纵深方向发展,并已组成一个日本商会史研究小组。

  本人利用这次访日的机会,比较广泛地查阅了有关日本商会的资料。下面分别就日本商会资料的种类及其对中国商会史研究的价值作些介绍。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