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女英雄杨惠敏的坎坷人生(2)

辛亥革命网 2011-05-07 00:00 来源:文史博览 作者:张磊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1937年中日淞沪大战中,上海女童子军杨惠敏冒死向坚守四行仓库的中国守军献旗,这种惊人之举和死守仓库的八百勇士的英勇事迹一起,震惊中

  受命营救在港同胞

  陈志皋问杨能否接受秘密接运困滞香港的各界爱国人士回内地的任务。杨惠敏不加考虑就答应了。随后,按照陈志皋提供的名单,杨惠敏往返于香港与内地之间,先后被她接回的要员有40余人,如东吴大学教授吴经熊全家与国府主席林森的亲属等人。

  1942年,杨惠敏顺利完成了三批爱国人士的援救工作,赈济委员会对她进行了嘉奖,并拟对她进行妥善安排。据黄慕兰(曾为中共中央特科成员,从事党的秘密战线工作,后奉命脱党,以民主人士身份为中共工作,参与了香港文化名人大撤退等重大行动)在自传中回忆,“到1942年10月间,陈志皋怕杨惠敏在香港活动时间久了,难免会有暴露被捕的危险,就打电报秘密通知她即速回来,打算另行派遣工作队去接替她。可杨惠敏却抱着‘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态度,坚持要在香港冒险继续工作。”

  得罪戴笠遭冤狱

  香港沦陷后,“电影皇后”胡蝶有意回内地,所以动员、接运胡蝶回大陆的工作开始进行。

  离港前,胡蝶把自己的衣物、行李约30口大箱交给杨惠敏代为护送。杨惠敏见要护运的行李太多,为了保证人员和货物的安全,决定把人与行李分开来走,结果这批“行李”却因太惹人注意,在广东东江一带被土匪抢去了,此事发生在1942年11月。

  胡蝶听说行李丢失后,又急又气,还大病一场。那么这批行李中究竟装了些什么,让影后如此动怒呢?

  据胡蝶称,她行李内有自己的名贵衣物、首饰,还有各国名人朋友的照片、题字等,价值达几十根金条。但据黄慕兰在自传中指出,这些行李中实另有它物,“他们(胡蝶)夫妻二人在逃难途中,哪会带这么多的行李呢?其实这些‘行李’之中,只有几件是真正的行李,绝大部分都是帮会头子的阔太太们和国民党高官的小老婆托胡蝶捎带的高级走私物资,诸如后方紧缺昂贵的进口西药、化妆品等,这些东西在香港购买并不贵,如能运到重庆出售,是很受欢迎的畅销货,可以从中大获暴利。”

  胡蝶原与青帮头子杜月笙、原上海警备司令杨虎有些交往,到重庆后也是先借住在了杨虎家,如此心痛之事,免不了要哭诉,所以杨虎、杜月笙便把此事转告了戴笠,请他帮忙查询。

  戴笠对胡蝶垂涎已久,一听说此事即满口应允,他立即派人去湖南株洲,把杨惠敏拘捕,押往重庆。

  杨惠敏开始被监禁于石灰市稽查处看守所,后转送重庆渣滓洞。军统局对她也甚感棘手,杨惠敏当时是国民党着重培养的国家级抗战英雄,且受到过蒋夫人的召见,所以并不敢用刑整她。审也审不出,放又不能放,戴笠干脆将这个案子拖着不办。据当年因违犯“纪律”,被拘押在渣滓洞的军统重庆特区西郊工运小组组长王仁德在1985年写的材料说:“杨惠敏在渣滓洞经常沉默寡言,仰天长叹,悲愤不已,十分憔悴。”

  如此审问无果,戴笠只好给杨惠敏扣了个泄漏军事机密、有通敌嫌疑的帽子。

  抗战的胜利给杨惠敏的黑暗人生带来了曙光。抗战胜利后,军统局将杨惠敏一案转给了地方法院审判,并做出了无罪释放判决。1946年1月4日宣判杨惠敏无罪开释,结果却仍然被囚禁。因此案是戴笠交办的,放人须戴笠亲批不可。直到1946年3月17日,戴笠的飞机在南京失事,戴笠摔死后,他的亲信毛人凤才批准放人。

  1949年,大陆解放,已人近中年的杨惠敏去了台湾,定居台北。在台湾,她继续受到国民党高层照顾,而且曾经再获蒋夫人召见。

  1967年杨惠敏出版了回忆录《八百壮士与我》一书。她在回忆录中谈到这段历史时,对蒋夫人崇敬有加,对戴笠也没什么抱怨,对胡蝶却是十分愤恨。她回忆说:“我是天天以泪洗面,流不尽的眼泪!因为,胡蝶把我毁了,她毁了我一生灿烂的前程!”但胡蝶在晚年所写的回忆录中竟未提到杨惠敏一个字,更不要说当年行李遭抢劫的事了。

  1975年,台湾中央电影公司开拍了影片《八百壮士》,内容大量采用了杨惠敏的回忆,由林青霞扮演杨惠敏。此片正式首映时,年迈的杨惠敏还亲临现场,以示对这段历史的纪念。

  1977年10月28日,杨惠敏在台北不幸遭遇车祸,虽经抢救,保住了性命,但从此左半身不能动弹,连吃饭也困难。1980年2月,病床上的杨惠敏又突发脑溢血中风,神志模糊,从此再没有清醒过来,直到1992年3月9日去世。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