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述荣县辛亥首义的历史意义

辛亥革命网 2011-04-22 00:00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周本新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四川保路运动是辛亥革命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荣县在吴玉章、龙鸣剑、王天杰等同盟会员的领导下,号召民众,积极开展武装斗争,誓死反抗
 

  辛亥革命被中国共产党称为中国历史上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中华民国。辛亥革命时期,四川最突出的事件是保路运动。保路运动和保路同志军起义在近代史上有着重大影响,产生了“引起中华革命先”⑴的历史作用。正如孙中山先生所言:“若没有四川保路同志会的起义,武昌革命或者还要迟一年半载的。”⑵

  在四川保路运动的大潮中,荣县民众在吴玉章、龙鸣剑、王天杰等领导下,发动反清武装起义并宣布荣县独立,建立了全国第一个县级革命政权—荣县军政府,被世人誉为“首义实先天下”⑶。

  荣县辛亥首义鼓舞人心,影响巨大,在近代史上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

  首先,荣县宣布独立,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县级革命政权。

  从1895年至1911年间,革命党人曾发动过大小百余次起义。其中,孙中山领导下的兴中会以及后来的同盟会,在辛亥革命前曾发动了十次武装起义,但都未能建立起任何一个革命政权,均以失败告终。

  荣县独立运动的杰出领导人,王天杰和龙鸣剑两人在参加资州(今资中县)罗泉井会议⑷后,同其他同盟会员一起,策动了荣县民众罢市、罢课,并强行接管荣县“三费局”(捕费、解费、棚费征收部门),将县令拘留于县城民团训练所。8月27日,王天杰在五宝镇(今属贡井区管辖)集中民团武装1000余人,以荣县民团总团长的名义,宣布起义⑸,给了地方官吏和豪绅以沉重打击,大长了民众志气。一时间,荣县青壮年涌跃参加民军。9月7日,奉同盟会总部派遣返川的吴玉章回到荣县老家,立即参与并领导荣县的独立斗争。当龙鸣剑、王天杰率同志军离开荣县去攻打成都后,吴玉章承担了后方的全部重责。荣县同志军攻入仁寿后,与秦载赓⑹所部同志军共同组成东路民军总部,秦载赓任统领,王天杰任副统领,龙鸣剑任参谋长。9月下旬,攻打成都失利后,东路民军不得不暂时放弃攻取成都的计划,分兵向各州县发展。龙鸣剑率军转攻叙府(今宜宾市)时,因积劳成疾,10月6日逝世于革命征途。王天杰率民军回师荣县时,荣县县令李燊春和郭慎之等土豪劣绅闻之仓皇逃逸。吴玉章与王天杰商议,决定宣布荣县独立。

  1911年9月25日(农历八月初四),吴玉章与王天杰率队打开牢房释放被捕党人,驱逐清官吏,然后在城内学衙门(原二中校内,后并入荣中)召集各界人士开会。吴玉章发表演说,宣布荣县独立,正式建立全国第一个脱离清王朝的革命政权。吴玉章考虑到“本县人出来管理县政,容易惹起纠纷”⑺,就提议由蒲询(广安同盟会员,来荣县与吴玉章联系工作)主持荣县县政,该提议获得民众的一致同意。于是,全国第一个具有共和性质的军政府,在荣县民众的热烈拥护中成立了。荣县遂成为川南片区的革命根据地和反清武装中心,影响所及,各州县纷纷效法,推翻清政府,实现独立的革命浪潮迅速席卷全川。

  “荣县宣布独立是9月25日,比武昌起义也早半个月。”⑻荣县是全国第一个通过武装起义脱离清王朝统治,宣布独立并建立起革命政权的县,得到了孙中山先生的高度赞扬和充分肯定。虽然后来武昌起义的影响力和规模要大于荣县起义,但是时间上却晚于荣县半个月。荣县首义开辛亥革命独立之先河,影响范围巨大,历史意义深远,在中国近代史上书写了光辉灿烂的篇章,辛亥首义之名应该属于荣县。

  其次,荣县独立,极大地支援了周边地区的反清武装斗争。

  吴玉章在荣县独立后,掌管全县军政大计,规划军机,运筹帷幄,并在城南设立工厂,制造枪支、劈山炮、短刀等武器。在吴玉章等人的治理下,一时间,荣县地方宁静,人民安乐。为保卫新生政权,扩展势力,军政府决定派兵向外进攻。王天杰命胡驭垓(同盟会员,威远县界牌镇人)组织同志军万余人围攻威远县城。10月1日,威远独立,成立军政府,胡驭垓任副军政长。10月7日,范燮⑼率荣县民军千余人攻占井研。11月中旬,清廷盐务巡防军和端方带领入川的鄂军,准备共同围剿荣县军政府,清军前锋曾抵达荣县程家场(今贡井区成佳镇),王天杰率兵拒敌,各路同志军遂继向贡井进军,清军败走自流井,后退入成都。29日,王天杰等各部进入自流井。革命形势发展迅速,内江知县闻风逃窜。吴玉章11月23日赶往内江,率众接收了团练局的枪支,26日宣布内江独立,并任行政部长,随后又组建内江军政府。12月2日,王天杰令范燮、范模兄弟二人率民军一千余人协同其他民军队伍攻陷富顺县城,后被川南军政府委任为富顺县司令。在荣县军政府的援助下,井研、威远、自贡、富顺、内江、资州、简州(今简阳)、宜宾、犍为、仁寿、南溪等地相继独立,影响及于全川。可以说,没有独立后的荣县军政府的鼎力支援,川南各地的武装起义和独立运动决不会那么顺利。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