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述荣县辛亥首义的历史意义(2)

辛亥革命网 2011-04-22 00:00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周本新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四川保路运动是辛亥革命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荣县在吴玉章、龙鸣剑、王天杰等同盟会员的领导下,号召民众,积极开展武装斗争,誓死反抗

  第三,荣县独立,推动了四川保路运动的发展,进而促使了武昌起义提前爆发。

  四川辛亥革命是由群众性的保路运动直接发展而来的,然后才转变为同盟会指导下的保路同志军的起义。保路同志军起义点燃了武昌起义的导火线,推动了各地革命斗争的发展,促进了革命高潮的到来。荣县宣布独立后,军政府为巩固新生政权,主动派兵进攻周边地区,有力地支援了各州县的革命斗争,各地保路运动由此进入了全面的武装斗争状态。革命烈火越烧越旺。清廷震恐,将赵尔丰免职,命端方署理四川总督,率部分湖北新军入川镇压。

  端方领两千兵马由鄂入川,准备弹压四川局势。是时全国革命党人加紧活动,革命大有一触即发之势。鄂军入川,造成武昌兵力空虚,革命党人乘机举行武装起义。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三个月后,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寿终正寝,中华民国正式成立。武昌起义又进一步推动了四川各地的独立。11月22日,蜀军政府在重庆成立,继后,川东南五十七州县旋即独立。11月27日,入川鄂军在资中反正,杀死端方。同日,赵尔丰被迫交出政权,成都宣布独立,成立大汉四川军政府。12月22日,赵尔丰在成都被杀。

  辛亥革命推翻大清王朝,武装起义成功在湖北武昌,导火索却是四川保路运动和保路同志军的武装起义。荣县独立对于推动各地独立运动的蓬勃开展,进而促进武昌起义的提前爆发有着重大的影响,功不可没。

  第四,荣县独立成功,表明立宪派的改良主义道路走不通,唯暴力革命才能推翻封建专制统治。

  四川保路运动是由立宪派发动和领导的。“立宪派人士希望通过发动群众,以文明争路的形式给予清王朝以压力,迫使清王朝做出让步。”⑽1911年8月下旬,成都民众开始罢市、罢课;至9月初,更进而实行抗粮抗捐。立宪派怕斗争发展下去会破坏封建秩序,力图将运动控制在“文明争路”的范围内,“要人们只求保路,不要反抗官府,更不可聚众暴动”。⑾但统治阶级决心与人民为敌,他们不仅不“俯顺舆论情”,倾听民众呼声,反而指责保路运动的领导人煽动民众酿乱。四川革命党人清醒地认识到,与政府言法律是非,政府终不悔悟,不如激扬民气,导以革命。在一些州县开始出现捣毁清政府横征暴敛机构的行动。甚至有人公开提出:“倘有那不肖官吏来捕捉,鸣锣发号我们一窝蜂。一家有事百家齐聚合,他的手快我人多。钢刀快砍不完七千万人脑壳,哪怕尸骨堆山血流成河。”⑿龙鸣剑、王天杰等一开始就看穿蒲殿俊等立宪派的改良主义本质,知其不敢触及清朝政府的反动统治,“此事非文电所能争也”,必须采取与立宪派“明同暗斗”的策略,即“外以保路之名,内行革命之实”⒀,并适时使这场斗争发展为推翻清王朝的武装起义,“人谁执策云无马,我自藏刀待割牛。”⒁龙鸣剑、王天杰同其他革命党人一面同立宪派迸行公开的合法斗争,一面又暗地联络会党,组织同志军,准备武装起义。

  9月7日,赵尔丰诱捕保路同志会领导人蒲殿俊、罗纶、张澜等,下令军队开枪屠杀请愿民众,制造了震惊全国的“成都血案”。立宪派的文明争路彻底失败。次日,成都附近的保路同志军揭竿而起,围攻成都,星星之火,竟成燎原之势。统治者用暴力镇压人民,保路同志军则以武装起义予以回击,使保路运动发展到顶峰。

  同盟会领导的革命运动,最终摆脱立宪派的束缚,发展为全川同志军武装大起义。荣县独立成功,充分证明了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道路走不通,反动统治阶级决不会自动交出政权,要推翻封建专制统治,只能走武装民众、暴力革命的道路,自古枪杆子里出政权。

  第五,在荣县首义的革命高潮中,以吴玉章、龙鸣剑、王天杰为代表的一大批革命志士为辛亥革命作出了卓越贡献。

  吴玉章作为辛亥革命的亲历者和参与者,为辛亥革命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他在革命前期积极进行革命的宣传和组织工作,为革命奠定了思想和组织基础。

  他亲自领导并宣布了荣县独立,策划了内江起义,沉重地打击了清王朝在四川的统治。吴玉章同志对辛亥革命的贡献永远值得后人怀念!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