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学人对新词语输入的反应(2)

辛亥革命网 2011-04-25 00:00 来源: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冯天瑜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新词语大量输入,是近代中国面对的一种文化态势,中国学人对此持抵制和迎受的两极态度。而汲纳外来词以富本民族语汇,与强势的西方话语

  不仅林纾、张之洞对新词语持二律背反态度,连那位使用日本名词最力的梁启超,在正面讨论外来语问题时,也多次质疑自日本输入的名词。如他在1899年所撰《论近世国民竞争之大势及中国之前途》中,对日本以“经济”作社会物质生产、理财、节俭义用,表示异议,而主张代以“资生”。他在1902年所撰《论民族竞争之大势》中对日本名词“金融”也有疑问。他同年所撰《释革》更详考“革命”一词的古典义,对译英文、法文相关词时的引申义,主张以“变革”取代“革命”,以准确反映社会变革的内蕴。可见,广纳外来新词的梁启超对外来名词也取分析态度,并没有盲从来自西方(日本是其二传手)的“话语霸权”。

  当代中国人抗拒西方话语霸权的努力走向极端时,又往往与深闭固拒的文化保守主义交织在一起,这在前述林纾、张之洞的言行中已有所流露。而一位留日学生彭文祖于1915年所撰《盲人瞎马新名词》一书,将此种文化心态展示得淋漓尽致。该书署名“将来小律师”,由此推测彭氏在日本学法律。彭氏对于清末民初新名词泛滥全国、连小学生也竟相使用新名词大为忧虑,称那些日制汉字词“言辞譬喻拉杂不伦,不成体统”,以为这些新词入华是“灭国灭族”之事,攻击那些套用新名词的人“恬不知耻”。彭氏具体批评“支那”“取缔”“取消”“引渡”“目的”“宗旨”“权利”“权力”“义务”“卫生”等59个“新名词”,将其斥为“不伦不类”,认为中国人袭用此类新词是“瞎眼盲从”,力主改新还旧(如认为应废止来自日本的“取缔”,代以中国旧词“禁止”“管束”)。然而,彭氏所抨击的“新名词”除“支那”等少数几个属于应当排除的,大多数新词已融入中国语汇系统,如目的、权利、义务、法人、卫生、引渡、取缔、手续、场合等已被中国人视同己出,日用而不知其为外来词,中华文化也并未因此而消融、崩坍。现代文化史进程证明,彭文祖之类的担心是杞人忧天。精通西洋语文但思想保守的辜鸿铭也是外来新名词的激烈批评者,冯友兰记述辜氏在北京大学1919年9月开学典礼上的讲话“现在人做文章都不通:,他们所用的名词就不通。譬如说‘改良’吧,以前的人都说‘从良’,没有说‘改良’,你既然已经是‘良’了,你还‘改’什么?你要改‘良’为‘娼’吗?”(《三松堂自序》)其实,辜氏对新词“改良”的批评是没有道理的“改良”是一个动补结构词,,前面的“改”是动词,后面的“良”是对前面动词的补充,指出“改”的方向。“改良”从语法上讲并无错误,也易于理解,辜氏的批评只能表明他对新语汇的抵触和反感,并不能阻止新词语的流行和使用。

  清民之际的社会实际是对外来新词迎受中有所取舍,这既是文化运作的自身规则所使然,也与学者的引导相关。一些学人对译名取分析态度,对语文的健康发展有积极贡献。如胡以鲁撰《论译名》(载《庸报》第26、27期合刊),既不一概排斥日本新名词,又主张对这些新名词作具体分析,认为那些“不合吾国语法者”,不宜袭用。朱自清则主张,采用日本名词应与同字译名加以比较,然后经自己思考,择善而从。(《译名》,载《新中国》1919年第1卷第7期)这都显示了语文上的主体意识,又与盲目排外划清了界限,是对西方“话语霸权”的理性回答。

  对新词语作历史考析、从而引出科学结论的,首推王国维。他的《论新学语之输入》一文,从文化史的纵深处论述新词语产生的必然性“周秦之:言语,至推译佛典时代,而苦其不足”,于是有晋、唐时大量印度佛教术语输入,大大丰富了中国语汇;而时至现代,“至翻译西籍时,而又苦其不足”,于是有今之新学语的涌进。王氏概括道:

  言语者,思想之代表也。故新思想之输入,即新言语输入之意味也。……讲一学、治一艺,则非增新语不可。

  故我国学术而欲进步系虽在闭关独立之时代,犹不得不造新名。况西洋之学术而入中国,则言语之不足用,固自然之势也。(《王国维论学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P386-387)

  这是对包括日制汉字词在内的新学语在中国的传播,给予了历史学和文化学的肯定,代表了中国语汇在西方“话语霸权”时代的健康走向———借汲纳外来新词语使本民族的语汇更丰富、更健壮,如此方能与强势的西方话语系统实现良性互动。近代如此,现当代亦复如此!

  作者:冯天瑜(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湖北武汉430072)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