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早期现代化刍议(4)

辛亥革命网 2011-04-26 00:00 来源:湖北社会科学 作者:冯天瑜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武汉早期现代化”可从一般、特殊、个别三个级次展开讨论,即从现代化、中国早期现代化、武汉早期现代化逐层辨析。现代化可区分为“早

  重温武汉的昔日辉煌,窥探其中奥秘,对今日武汉建设具有启迪意味。19、20世纪之交的历史证明,武汉的区位优势提供了这座城市成为中国乃至东亚最重要的国际都会的可能性。而且,这种可能性不仅曾被历史所证明,也为高瞻远瞩的前景观察家所预言。孙中山在《建国方略》中对武汉的未来寄予厚望。联合国在20世纪末叶的一份未来世界10大城市名单上,列有中国的上海与武汉。美国未来学家麦金利·康韦预测,武汉是21世纪世界10大超级城市之一,并将其排在第二位。这种于武汉的青眼有加,既是对武汉历史的肯认,更是对武汉前景的看好,它立足于武汉自然地理及人文地理条件的综合考察,具有向现实转化的可行性。当然,美好前景不会自行降临,机会只在有准备的人们那里变成现实。武汉在21世纪雄风振起,尚须武汉人的智慧与勤奋,其中包括对武汉现代化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以及由此推导出的既富于想象力又切实可行的发展方略的制订。

  1960年在日本箱根举行的“日本和现代化”国际学术会议,至今被视作关于现代化研究的一次里程碑。这次会议为现代化确定的标准中,第一条便是“人口相对高度地集中于城市和整个社会不断上升的城市向心趋势”。可见,城市化是现代化的一个重要内容和核心指标。作为现代都会的武汉,在近140年间,大量吸收周边县区的农民、手工业者、商人、小知识分子,形成华中地区“城市向心趋势”的最大典型。其城市化路向与上海、天津、广州等滨海都会有异有同,仅从“城市化”这一意义言之,武汉市的现代化研究,便具有特殊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

作者冯天瑜,武汉大学 人文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2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