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入华新教传教士译业述评(2)

辛亥革命网 2011-04-28 00:00 来源:史学月刊 作者:冯天瑜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晚清入华的英美新教传教士在中国士人协助下,开展了规模空前的西学中译工作,其间发生“原语主义”与“译语主义”的论争。而晚清译业的

  二 墨海书馆、广学会等传教士出版机构的译事

  新教传教士为在中国译介西学,设立了一系列印刷出版机构,其最早可以追溯到马礼逊、麦都思1818年在马六甲创办的中文印刷所,鸦片战争后,该印刷所迁至香港,称伦敦会印书馆。新教传教士在中国大陆设立的第一家出版机构是1844年创立的美华书馆,继之有1845年在宁波设立的花华圣经书房(1844年初创于澳门),1847年创办的上海墨海书馆,1862年创办的上海华美书局,1877年创办的上海益智书会,1887年创办的上海中华广学会,1899年创办的广州美华浸会书局等。下以墨海书馆、广学会为例介绍新教传教士所办出版机构的译业及其新语创制。

  伦敦布道会传教士麦都思曾在马六甲、巴达维亚等地设印刷所,道光二十三年(1843)上海开埠后,麦都思将在巴达维亚(今雅加达)的印刷机构于1844年迁至上海,定名London Missionary Society press,中文名“墨海书馆”,取义“瀚墨之海”(书籍的海洋),其印刷机曾用一牛旋转机轴,后来上海文士以诗咏曰:

  车翻墨海转轮圜,百种奇编宇内传。

  忙煞老牛浑未解,不耕禾陇种书田。

  墨海书馆前由麦都思主持,后由伟烈亚力继任,麦、伟二人著译多种由其出版,米怜之子美魏荣(1815~1863)、慕维廉(1822~1900)、合信(1816~1873)、艾约瑟(1823~1905)等传教士也参与著译,中国学者王韬、李善兰、管嗣复、张福僖等则在著译西书中发挥笔录、润饰作用。1844~1860年间,墨海书馆出版书刊171种,其中宣教书138种,占80.7%;科技及史地书33种,占19.3%。麦都思以“尚德者”署名的宣教作品,以“神天”称上帝,以“圣教”称基督教,以“宗主”称耶稣,在中国教徒中有一定影响。

  墨海书馆翻译出版的科技书,数学类有《数学启蒙》、《续几何原本》、《代数学》、《代微积拾级》,主译者均为伟烈亚力。其中《续几何原本》系伟烈亚力与中国数学家李善兰合译,1857年出版,为欧几里得几何学的后9卷,前6卷由利玛窦与徐光启于明末译出。续本9卷与前6卷,经曾国藩合并为一书,于1865年重校付梓,此为中国数学史的一桩大事,王韬盛赞伟烈亚力与李善兰:“今西士伟烈与海宁李君,不惮其难而续成之,功当不在徐、利下。”4(p69)①此书厘定的术语圆锥、曲线、轴线等,沿用至今。《代数学》亦由伟、李合译,1859年出版,该书首次向中国介绍了虚数,并引入西方运算符号,如×、÷、=、<、∵、∴、∞等。《代数积拾级》由伟、李合译,1859年出版,创译一批术语,如代数、微分、积分、系数、椭圆、级数、常数、变数等,沿用至今,并传用于日本。

  物理学类有《重学浅说》和《重学》。《重学浅说》,伟烈亚力口译,王韬笔述,1858年出版,是中国第一部译介西方力学的书籍,厘定的物理学术语有重学(即力学)、摄力(即引力)、地心等,还音译欧洲科学家名亚奇默德(阿基米得)、伽离略(伽利略)、奈端(牛顿)、瓦得(瓦特)等。《重学》由艾约瑟与李善兰合译,1855年译毕。

  天文学类有《谈天》,伟烈亚力与李善兰合译,1859年出版。厘定的天文学术语有恒星、行星、彗星、吸引力等,音译欧洲天文学家名多禄某(托勒密)、歌白尼(哥白尼)、刻白尔(刻卜勒)、奈端(牛顿)等。

  地理类有《大英国志》,慕维廉译,蒋敦复润色,1856年出版,其中关于各国政体的介绍,出现音译词恩伯腊(皇帝)、京(王)、伯勒西敦(首领)。

  生物学类有《植物学》,前7卷韦廉臣、李善兰合译,第8卷艾约瑟、李善兰合译,为中国第一部系统介绍近代植物学的译著。厘定一些生物学术语,如植物学、科、有花植物、无花植物等。

  医学类有《西医略论》、《妇婴新语》、《内科新说》,皆由合信撰写,管嗣复润色。

  新教传教士在中国设立的最大规模、持续时间最长(1887~1956)的出版机构,是英国长老会传教士韦廉臣(1829~1890)1887年11月在上海创立的同文书会,初以出版宣教书为主,韦廉臣1890年去世,由慕维廉主持,1892年英国浸礼会传教士李提摩太(1845~1919)接任督办,主张宣教书与世俗知识书并重,1894年同文书会更名中华广学会,通称广学会,取义“以西国之学广中国5之学,以西国之新学广中国之旧学”。

  广学会以传播西学知识为重的方针,正是新教走向实用化、理性化的表现,其表征便是对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借重。广学会编印的刊物《万国公报》、《孩提画报》、《训蒙画报》、《成童画报》、《中西教会报》、《大同报》以世俗知识内容为主;编译出版的西学书籍,宣教书、世俗知识书均有,而后者为主,要者有韦廉臣的《格物探原》、《治国要务》,慕维廉的《大英国志》、《天文地理》、《地理全志》、《知识五门》,花之安(1839~1899)的《自西徂东》、《性海渊源》、《教化议》、《西国学校》,安保罗的《救世教成全儒教》,傅兰雅的《格物须知》等自然科学须知共23种,真司腾的《化学卫生论》,丁韪良的《万国公法》、《公法会通》、《公法便览》、《富国策》、《格物入门》、《闻见选录新编》,林乐知的《中西关系略论》、《列国岁纪政要》,李提摩太的《救世教益》、《八星之一总论》、《五洲教务》、《中西四大政考》、《三十国考要》、《时事新论》、《西铎》等。上述西学书籍不限于译作,编纂、创作的比例颇大,这是广学会所出西书的特色之一,而且其中穿插关于中西文化比较、中国传统文化评价等议论文字,与清末改良主义者(如王韬、郑观应等)和维新变法派(康有为、梁启超等)的思想及著述发生较密切的联系。广学会出版物所厘定的新语数量巨大,现以其刊发的《万国公报》为例,略加介绍。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