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革命时期的武汉店员工会(2)
辛亥革命网 2011-05-01 00:00 来源:江汉论坛 2010.2 作者:朱英 查看:
在共产党和国民党左派主导的武汉国民政府时期,由于工人运动的发展十分迅速,店员与店主之间的矛盾冲突也显得较为突出,许多店铺因此而停顿或倒闭。当时,许多行业的店主都对店员工会组织的经济斗争感到十分惶恐,营业也深受影响。虽然武汉店员总工会曾发布整饬工会纪律宣言,说明“店员工友,若是受店东执事之苛待,可向所在工会陈述,求其交涉。交涉无效时,则由该会呈请本会办理,不得自由行动,而伤双方感情。”另还规定:“店员工友,不得在工作时间内,假工会名义而越职守。”[8]但是,此后的店员运动仍时有某些过激行为,致使各业商家普遍啧有烦言,十分不满:
例如钱业说明:“钱业店员工会成立,提出各种条件,并于钱店设立支部,各店经理无法维持。”又如茯苓业指出:“工会成立,店员店东意见隔阂。一经质问,即援引各店权操之店员之例而为恐吓。”洋广杂货业同业公会也抱怨:“工会自行减缩工作时间,早晚以九时为起讫。稍愈规定时间,即侮辱殴毁。”汉口印染花布业公会更是声称:“辞就(店员)不能自由,四五家设支部。干事、代表、宣传之名甚多,三日大会,两日小会,守店无人,不服店规,嫖赌酒烟,无所不为。为害店东之日短,害店员之日长也。”[9]
随着店员运动的日益高涨,再加上其他一些原因,武汉商家停歇和破产者也与日俱增,呈现出一片衰败景象。据中央商民部报告,汉口“倒闭者以钱业为最多,表面明白倒闭者不过一二十家,实际暗中停顿等于倒闭者大约七八十家。”由于钱业为市面中小商人周转之根本,故钱业一家倒闭,连带受影响之店铺则不只一家。“至于债权者亦深知倒闭原因真相,故双方起诉者绝少,且店中纵有款项,店员亦不允还债,缘店员以为还债以后,店中便无力再作也。”除此之外,“店员工会对于商家每有额外派人情事,商家如拟裁员,却必须呈明工会及仲裁会允可。……商家愈感觉用人之不能自由,连带及于营业之不能自由,营业既甚萧条,又须被动的勉强添员,店员有不遵守规矩及怠工情事,又恐担受资本家名义,不能随时告试,缘以往荐举店员全赖口头信用,现在店员无所拘束,故有此弊耳。”[10]
武昌的情形同样也十分严重,“已倒闭得钱业居十分之九,典当业十分之六,木业十分之五。”尤其严重的是,“将倒闭者中大商家约居十之八九”。众多难以维持而行将倒闭的店铺,“店员不允倒闭,店东失却营业管理权,更不能增加店员工作时间,如每七点钟开门之议,至今仍难执行,而且店员尚有又要求加薪者。……因此店东方面,决定本钱赔完破产为止,不复他想矣。”[11]在汉阳,也是“已倒闭的数目约在一二百家,内中以榨油厂、机器厂、花行、粮食行、钱店等为较多。”此外,“将倒闭的如汉阳市之机器米厂暨小贩米店、油盐业、鹦鹉洲之木业全部停滞,蔡甸几无一业可存之景象。”[12]
之所以出现上述情况,除了武汉国民政府实行集中现金政策,以及在此之后帝国主义对武汉实施经济封锁之外,即是由于店员工会广泛进行的经济斗争,致使商家“用人权不自由,营业权不自由”,无法正常运作。在当时店员运动空前高涨的情况下,店主纷纷抱怨:“现在工人也不能辞,店也不能关,只有坐吃山崩,同归于尽一条路了。”[13]
在此情况下,各业店主纷纷向商民协会提出维持请求,商民协会也不能视而不见,只得勉力向中央商民部报告并希望采取措施。汉口和武昌商民协会在调查报告中,都较为客观地分析了工商业衰败的各种原因,希望市党部商民部以及国民政府予以协调解决,帮助商家摆脱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