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革命时期的武汉店员工会(6)
辛亥革命网 2011-05-01 00:00 来源:江汉论坛 2010.2 作者:朱英 查看:
三、店员工会应否存在之争议
当时,在店员与店主之间冲突日益激烈,商业发展深受影响的情况下,武汉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还曾议及是否取消店员工会问题。在1927年6月15日举行的中执会政治委员会第29次会议上,汪精卫提出:“主席团上次到郑州去的时候,总商会长来见,说明商民协会同总工会所定的条件,未得总商会的同意,就是照那个条件去实行,也不能恢复商业。主席团问他是什么道理?他说店东没有用人的权,商业总不会恢复。”陈公博接着发言:“他们主张解散店员工会,这个要求大大办不到,最多也只能将店员工会加入商民协会。而且店员工会内容非常复杂,例如当经理的一方面算是店员,一方面又算是店东,可以加入商民协会,中级的店员也可以,但下级的贫苦学徒就不能加入了。”詹大悲在发言时更直接表示:“所谓商会只能代表少数的商人,商民协会才是多数商人的代表,取消店员工会的要求,乃是商会进一步的反攻。汉口现在的商业还有一种危险,就是一般商人都将货物运往上海,若不是店员工会实行监督,恐怕商人已经跑光了,商业也完全没有了。”这次会议的讨论并无最后结果,担任会议主席的孙科表示:“工商业不能恢复的原因,除了交通问题同汇兑问题之外,就是对于工界所发生的误会同恐慌。这种恐慌同误会须设法消灭,然后才谈得上恢复商务。本席以为工会店员同商民协会多少要有一点牺牲的精神,退让的态度。”汪精卫附议说:“主席的话是很对的。如果每一个店员都要起来打倒他的店东,世界各国也没有这种办法。”[37]不难看出,当时的武汉中执会委员多数并不赞同取消店员工会,有的甚至仍充分肯定店员工会的积极作用,并认为要求取消店员工会是旧式商会的“反攻”要求。不过,也有委员认为店员工会的行动存在着偏激之处,需要加以纠正,否则工商业的衰败无法挽救。
6月22日召开的中执会政治委员会第31次会议,又再次讨论了店员工会问题。由于武汉工商业的持续衰败,使得武汉的国民党中央对这一问题不得不更加重视,态度也有一定的变化。未参加前次会议的谭延闿认为:“工商间本不会有冲突,最大的原因就是店员工会。”对这种说法其他执委并未表示异议,这无疑是承认了店员工会的行动,是导致工商冲突的主要原因。詹大悲此时也说:“因为中央承认店员是工人,所以不能不服从中央的意旨。要解决这个问题,须中央对于店员是否工人,店员是否可以组织工会,作一根本之讨论。”谭曰:“店员算是工人,是中央的错误,也不是今日的错误,乃是从前的错误。现在的湖南、湖北小店家,简直不能作生意,连许克祥也晓得取消店员工会,真是为商民解除痛苦的工作,我们一点是没有做到。”谭氏显然对店员工会的行动十分不满,而且还认为前此将店员身份确定为工人完全是错误的。共产党人邓演达指出,店员工会已不仅仅只是涉及工商冲突的小问题,“乃是一个革命能否成功的大问题”,他主张由中央派专人召集总工会、商民协会开会协商解决办法,谭表示支持。陈公博发言解释了广州时期的中央之所以承认店员为工人,有其历史原因,“不得已乃用一个店员工会的名义来统一。在广东时势力分散了,所以不觉得什么。在湖北势力集中了,所以就觉得不同。现在或是根本上不要他们存在,或是将他们并入商民协会,或许他们存在而加以改善,总要有一个办法。”他认为召集各方开会,当面恐怕不便直言,可请总工会、总商会、商民协会在规定的时间内用书面向中央报告意见。詹大悲认为即使是书面报告,同样也不会有什么结果,而且“商会当然不赞成有店员工会”,这一点十分明确,无需再书面陈述。但会议主席汪精卫根据以往讨论土地问题时,军界代表当面一言不发,后来农民协会发生骚乱,又在背后啧有烦言的教训,说明“有要他们用书面报告的必要”。最后,会议决定“关于店员工会应否存在的问题,分两方面来作,一面由本会函总工会、商民协会及总商会用书面详陈意见;一面由中央工人部、商民部切实调查。综合所得结果,于下星期一具报。”[38]与前次执委会的讨论情况相比较,此次会议的明显不同之处在于,有个别执委如谭延闿在发言中已倾向于取消店员工会,而且店员工会应否继续存在成为了焦点问题,即使当时不同意解散店员工会的执委,也认为需要寻找一个妥善解决的办法,不能再继续延宕不决。
湖北省总工会呈报的书面意见是“主张该工会组织仍存在”,并继续隶属于总工会;汉口总商会则“主张店员可组织团体,但不应隶属于工会系统”。[39]汉口商民协会对这一问题相当重视,专门召开执委会紧急会议进行了专题讨论,最后形成如下决议:“店员务必有团体之组织,惟团体之名称及组织之系统应否仍旧或变更,其权在党,本会不加主张。至店员工会或有组织上之瑕痴,店员也有幼稚之行动,则或为局部问题,或为过去事实,均不能影响于店员工会之存在。惟望善为整顿,严加纠正,以结成店员与工商业者之亲密的联合战线,共同努力革命。”随后,汉口商民协会还就这一问题发表宣言,表示:“我们为了革命的共同利益,与工商的联合战线,觉得对于店员工会应否存在的问题,应当有一个理智的判断与事实的根据,绝不应凭据我们片面的主观的偏见或成见,徒逞一时的意气,而贻工商前途以无穷之伊戚。因此,我们应当迅速地有一个合理的与平允的主张,向社会公开地发表,以免第三者乘机挑拨,毁坏我们革命的工商联合战线,而使他们在暗中鼓掌称快,私庆得计。”[40]当时的汉口商民协会在工商联席会议举行之后,显然对这一问题的态度尚属和缓,并没有要求店员工会脱离总工会而归属于商民协会,而后来上海等地区的商民协会,则反复向国民党中央提出这一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