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时期直隶的革命斗争(2)

辛亥革命网 2011-03-14 00:00 来源:沧州市第一中学 作者:changshu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直隶地区是清王朝的畿辅要地,也是近代史上反帝反封建斗争的前沿。河北人民不仅在反对帝国主义列强的斗争中创造了廊坊大捷的著名战绩,

  二、直隶地区革命党人在配合武昌起义中的的斗争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清廷派陆军大臣荫昌前往湖北镇压,并调吴禄贞所辖第六镇十一协南下。吴禄贞希望能趁机与义军接触,遂到陆军部自荐,请求随军前往。因清廷对其早有戒心,其请求不但未得允准,反遭申斥,令其回保定待命。二十镇统制张绍曾接到清廷命令,要求其督师南下湖北,镇压革命军。张绍曾按兵不动,暗中与吴禄贞、蓝天蔚联系应对措施。

  1911年10月20日同盟会成员阎锡山在山西率部起义,占领巡抚衙门,自任山西都督,宣布独立。清廷惊惶,电令驻防保定的六镇十二协协统吴鸿昌率军开赴石家庄,赴太原镇压。吴禄贞惟恐六镇与山西革命军交火,遂派革命党人何遂任十二协参谋,随军前往山西,防止发生意外。

  10月29日,屯兵滦州的二十镇统制张绍曾与驻扎奉天的混成第二协协统蓝天蔚等在滦州举行兵谏,拒绝执行清政府的命令,联名电奏“政纲十二条”,请速开国会,改定宪法,组织责任内阁。

  10月30日,张绍曾强行扣留从奉天运往关内的军火。清政府内外交困,决定派吴禄贞为宣抚使去滦州平息动乱。吴禄贞到滦州,趁机与张绍曾谋划起义,准备调集二十镇进军丰台,吴禄贞由保定进逼长辛店,兰天蔚的第二混成协作后援,形成夹击之势,攻占北京,策应武昌起义,推翻清王朝。

  吴禄贞还与张绍曾商议,准备联合山西革命军以实现南北夹击,推翻清廷的计划。11月1日吴禄贞经北京、保定匆匆赶回石家庄,即派副官周维桢持函到山西会见阎锡山,商谈组织燕晋联军共同举事。

  11月2日,清廷突然宣布任命吴禄贞为山西巡抚,想用高官厚禄笼络吴禄贞,强迫吴禄贞与山西革命军互相残杀。当天有一列由北京开往湖北前线运送军火辎重的火车开进石家庄车站,吴禄贞当即下令扣留,并奏请停战。下午吴禄贞赶到娘子关与阎锡山谈判。燕晋革命军推举吴禄贞为燕晋联军大都督,阎锡山、张绍曾为副都督,温寿泉为联军参谋长,并且商定11月7日凌晨晋军与六镇在石家庄会师,举行起义。

  张绍曾和吴禄贞先后在滦州和石家庄扣留清军南运的军事物质,对于阻止清军镇压武昌起义,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三、直隶地区革命党人的武装起义,直接打击了清军力量

  1911年11月4日,第二十镇管带施从云、王金铭等在滦州策动起义。11月6日夜吴禄贞在石家庄车站东侧的电报局楼上(旧址在现电报局街)召集中级以上军官开会,宣布7日凌晨举行起义。

  布署完毕赶回设在正太车站的行辕,被骑兵营长兼警卫队长马蕙田杀害。参谋长张世膺在车站旁同时遇难,参谋张厚琬逃出躲避到英美烟草公司楼上。何遂、孔庚等随同山西革命军将吴禄贞的尸体运往娘子关入殓。由刘国盛带领的到石家庄赴约的山西义军先头部队,听到吴禄贞被刺的消息,遂拆毁铁路十余里,将第六镇的辎重物资装上火车,撤回山西。

  面对新的形势,11月下旬,北方革命党人筹划在张家口起义,消息泄露,数十人被捕,李飞仙、秦宗周、高志清等7人惨遭杀害。

  11月29日,直隶革命党人按照汪精卫与袁世凯的约定,在北京正阳、崇文、宣武门等处发起对紫禁城进攻。可是,晚上进攻炮响时候,没见到袁世凯承诺的其子袁克定率领的禁卫军接应,却遭到事先埋伏的清军包围,革命军先锋队队长陈雄和高新华发现遭到袁世凯欺骗,愤怒自杀,李汉杰等将领被捕后遭杀害。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