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时期湘籍志士的舆论宣传(3)
辛亥革命网 2010-09-29 00:00 来源: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作者:饶怀民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在辛亥革命史上,湘籍志士以尚武精神而着称于世,产生了一代闻名遐尔的军事家,其中有开国元勋蒋翊武,有被赞誉为武圣的黄兴,有护国将
在1903年前后的众多译者中,还有一位长沙人章士钊,他出于对孙中山领袖素质和品格的推崇,将日本志士宫崎滔天所撰的《三十三年落花梦》加以节译,改题为《大革命家孙逸仙》。据章氏回忆:由于章当时日语水平不高,贸然将孙中山的日本姓"中山"缀于孙姓之下,错译成"孙中山","连篇记载,大抵如此称谓,自信不疑","习惯自然","终无与易","久而久之,从不见有人提出问题",孙中山"亦闻而默认"[1](P207),孙中山的名字就这样流传天下!章士钊在该书《序言》中称孙中山为"近今谈革命之初祖,实行革命者之北辰",大声疾呼"有孙逸仙而中国始可为"!秦力山亦为该书作序,推崇孙中山为"天诱其衷,天锡之勇者"[8](P91)。此书出版后,"一时风行天下,人人争看。"[1](P208)这部书是当时国内第一部介绍孙中山的着作,它的出版,对于人们全面了解、重新认识孙中山确曾起过重要作用。完全可以说,以1903年《大革命家孙逸仙》一书的出版为契机,孙中山初步确立了他在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中的领袖地位,从而为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政党同盟会的创立准备了重要条件,从这个意义上讲,它的影响力亦不亚于同时代的其他革命读物,其功亦不可没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