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教仁是1908年上海版《间岛问题》的真正作者(2)

辛亥革命网 2022-01-22 09:14 来源:长沙民政职院学报 作者:邓江祁 查看:

长期以来,学界一直认为,1908年上海中国国书公司印行的《间岛问题》一书为易庵所著,有鉴于此,笔者不揣浅陋,根据相关资料,特就这个问题作一研究,以期还原历史的真相。

  《间岛问题》写成后,立即引起了日本有关方面的关注。日本外务省特派某大佐面晤宋教仁,表示愿以五千金购买此书,但宋教仁以此书关系至巨,岂能贪区区五千金而卖国为由加以拒绝,却托其同乡许孝绶以宋鍊的化名,将书稿转交清政府驻日公使李家驹。

  李家驹阅读宋教仁的《间岛问题》后,如获至宝,立即命人抄写一份,送交清政府外务部。时任外务部尚书的袁世凯得到此书后,高度重视,特于1908年6月18日致电李家驹云:

  前尊处送来学生宋鍊所著之书,本部现有向该学生面询之处,希酌给川资,饬速来京为盼。

  李家驹接电后即传宋教仁至使馆,转达外务部指示,但宋教仁后来以所给川资太少和李家驹拒不接受宋教仁关于及早用重金收购某日人手上的重要证据的意见以及学业繁重为由,拒绝回国应召。1908年8月3日的《申报》曾以《留学生不愿应召》为题发布消息曰:

  湖南留学生宋鍊(即宋教仁)日前著一《间岛问题》呈送使署,深蒙李公使嘉许,当即转咨外务部。顷得外务部来电请李公使发给川资饬送宋鍊来京,听候差委。李公使得电后立传宋鍊至署,出示京电。宋即面稟云:今日为学生之求学时代,非做官时代。假我数年学业有成,再行到京听差未晚。务乞婉言致谢。李公使颇为动容,谓吾必以君之苦学热心转达外部。宋君叩谢而返。

  清政府外务部得到《间岛问题》后,在与日本关于“间岛”问题的谈判上,据理力争,得以不败,使中国延吉地区与朝鲜隔图们江相望的十万余方里领土未被划入朝鲜。

  事后,袁世凯曾令驻日使官派人馈赠宋教仁两千元钱,宋教仁不受,来人一再强之,宋教仁才勉强收下,但一转身就发给贫困的留日学生,并说:“吾著此书,为中国一块土,非为个人赚几文钱也。”表现出一个爱国主义者的坦荡胸怀和革命情操。

  二、上海版《间岛问题》作者之迷局

  1908年8月,《间岛问题》在上海出版,由曾任清政府驻日使馆书记官、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章京、时任预备立宪公会会长的郑孝胥题写书名,时任《东方杂志》编辑的孟森作序。其末页的出版信息是,编辑所:北京大学留日学生编辑社;发行所:上海中国图书公司;代售处:各省大书庄。出版日期:光绪三十四年七月 日;发行日期:光绪三十四年八月 日。

  由于《间岛问题》一书得到了清政府的高度重视,因此,该书在上海出版之后,立即引起一阵轰动,舆论反响强烈,一时洛阳纸贵。上海《新闻报》《申报》《神州日报》等大报均于1908年8月28日的头版全文刊发了《间岛问题 》一书的《叙言》,并加“记者按”给予高度的评价。《申报》的“记者按”曰:

  是书为北京大学留日学生某君所辑,甫行出版。其所依据,大半搜辑日韩人所著之地理历史政治及游历笔记等书,复以国际公法学理判断之,以证明间岛之决为我国领土。例言所谓假盗器以御盗者,日人当亦哑然无辞也。呜呼!中日战而日人攫我台湾,日俄战而日人又欲攫我间岛。自交涉以来,齗齗相争者年余矣。夫一问题之发生,所恃以判断曲直者,莫不依据历史的地理的政治的事实为标准。凡齗齗然争,而历久不能解决者,必其历史的地理的政治的事实,有暗昧不明者也。今间岛于历史上、地理上、政治上之关系,既明切如此,非特足以供属我之铁证且出诸日韩人之著述,不啻其自供而自认之。而乃纷争至今不决者,岂非我外交家之懵于国情,所争论者隔膜而不得要领之故耶。抑亦日人欺我无人,匿其瑕隙而出其游移之手段,以与我周旋故耶。我知是书一出,政府当恍然于与此交涉之所以无效而据是以,与之力争,日人亦当自知间岛情迹之暴著而废然以返,然则是书之有功于间岛,岂浅鲜哉。

  《新闻报》的“记者按”曰:

  间岛一地,昔属我敦化县,今属延吉厅。至间岛之名称,则日韩人称之,释名者几于误认为间于图们江,中韩交界之一岛。爰是吾国舆论虽以为寸土尺地均关主权,不可不以全力争之,然多数人之心理中亦有以为满洲土地,已为日俄所争脔,何惜区区一岛者。此则名称误之也。今读易庵所著《间岛问题》,乃知间岛者,非间于两间之岛也,实为图们江以北之大地。韩人越垦之称曰垦土,一转而为垦岛,再转而为韩岛,三转而为间岛。音之变也。东西四百里,南北四百七十里,岂寸土尺地而已乎!况乎物产丰富、形势利便,日人屯兵于此,有田可耕,有险可守,一旦有事,长驱而入,丁其阨者固不徒东北隅已也。是书调查间岛情形甚详,其所引证多日韩人之纪载,以子之矛,攻子之盾,吾愿阅是书者,勿致慨于国势之不如而自甘让步,以负作者之苦心也。

  尽管该书在上海出版后获得好评,但其作者是谁,前述该书的出版信息中却并没有标出其名字,人们纷纷打听,不得其详,只能间接从孟森为该书所作的序中有“吾友易庵携其社著《间岛问题》一册付印于上海,嘱赘一序并嘱转丐太夷先生题签”和《新闻报》的“记者按”中“易庵所著《间岛问题》” 之说辗转得出其作者为易庵的结论。而《新闻报》之说显然也是根据孟森序中的说法而来。笔者还发现,1908年8月28日《申报》和1908年10月24日出版的四川《广益丛报》1908年第185期所刊该书《叙言》的落款为“光绪戊申七月在沪付梓时易庵识”,但经笔者查考,该书《叙言》中却并无“易庵”二字。这些现象不能不使人疑窦丛生:倘若其作者真是易庵,出版者为何不在该书的出版信息中直接标明?倘若其作者不是易庵,那又是谁?出版者是不愿直言,还是有难言之隐?总之,虽然人们辗转认可其作者是易庵,但其中隐藏的问题却似乎一直未能引起人们的注意和追踪。

  1914年至1916年,北京《地学杂志》第四十六至七十三号连载了署名为“桃源宋教仁遗著、平江张焌校编”的《间岛问题》一文,文前有张焌案语云:“是书宋氏成于前清光绪三十四年,韩熙隆元年,日本明治四十一年。脱稿时,沪上某书肆曾印行之,舛驳甚多。迄问题解决,宋氏拟加更正,易名《中韩疆界考》,志未竟而身先殒,稿纸散逸余书箧中,几至盈寸。追忆往事,多不幸言中之处,爰按遗文,略为序次,以资有志研究东北地理历史者之一助。”由此可见,此文并非1908年上海出版的《间岛问题》,而系张焌自称从宋教仁稿纸中“校编”而来。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