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是犯了“激进主义”错误吗?(2)

辛亥革命网 2010-07-17 00:00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李炳清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当前,有一种观点认为,有一个激进主义思潮贯穿于中国近代,戊戌维新、辛亥革命、五四新文化运动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等都是超前的、激进主

以革命暴力推翻清朝统治,还是经过立宪改良,保持清朝统治,这是近代中国长期争论与斗争的一个焦点。要说清这个问题,应当回顾一下历史。19世纪60年代由奕、曾国藩、李鸿章等人发起洋务运动,他们希望在遵守不平等条约、不触动封建制度要害的条件下,实现所谓“自强”、“自立”。结果,中国进一步半封建半殖民地化,民族资本主义受到压迫,艰于成长。经历30年,洋务运动彻底失败了。于是,康有为、梁启超等倡导、启迪的资产阶级维新运动应运而起。他们要求清政府自上而下变法改良,变革封建专制政体,实行君主立宪,奖励民族资本,提倡学习西方资产阶级文化,以挽救民族危亡。他们一手握着光绪皇帝的诏书,一手举起孔学为护符,表面上雷厉风行。以西太后为首的封建顽固势力略施还击,维新运动短短一百天就迅速失败了。这说明同一个问题:在帝国主义控制下的半殖民地的中国,要求独立富强,实现近代化,走改良的道路,哪怕进行枝枝节节的改良,都是行不通的。我们大胆地假说一下(当然历史是不能假说的),如果洋务运动、维新运动把中国“自强”、“自立”,中国民族独立、发展资本主义等重大问题解决了,那末,辛亥革命就不会出现了。历史的事实是,在20世纪初期,革命已经成为一股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为中国前进所必需,这就是辛亥革命的由来。
 
         辛亥革命前,逃亡国外的康梁派、国内的立宪派都因为害怕革命,极力要求改良清政府,保持清政府,扑灭革命于无形。康有为说,革命血流成河,死人如麻,“不尽杀四万万人不止。”梁启超说,革命是要“以野蛮之力杀四万万人之半”。立宪派的首领张謇说,革命派实属盗贼之流,六朝五代分裂惨祸,会要重见于今日。他们一致断言,爱国救亡,只可以走立宪改良的道路。这条道路实际上是让清政府挂上立宪招牌,继续保持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统治的主柱。按此道路走,中国只会依旧黑暗下去。
 
         公正的史学家有充分的理由可以去肯定洋务运动、维新运动在历史上的积极作用,但必须正视当时的严酷的历史实际:不经过革命就无从根本变革贫穷落后的总根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制度。历史学的任务是研究已经过去的社会生活里的事件,其出发点只能是既成的事实。我们正是根据这种客观历史事实来评价辛亥革命、孙中山先生的历史功绩的。认为通过改良的道路可以致中国于近代化,这不知如何来看待从洋务运动到立宪派本身一连串失败的历史。
 
         三、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座丰碑
 
         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伟大革命。它不但推翻了清朝政府,还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在中国破天荒地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成为中国历史上一个重大的转折点和中国社会发展的一块重要里程碑。亲身参加过辛亥革命的林伯渠在半个世纪前曾很有感慨地说过:“对于许多未经过帝王之治的青年,辛亥革命的政治意义是常被过低估计的。这并不奇怪,因为他们没看到推翻几千年因袭下来的专制政体是多么不容易的一件事。”他的话,说得多么中肯。
 
         君主专制制度在中国存在了两千多年,皇帝被认为是神圣不可侵犯的。辛亥革命把这个神圣不可侵犯的东西打倒了,这就大大激发了人民的革命精神,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使民主主义的思想在中国人民中间日益广泛地传播开来。所有这些,都促进了人民的觉醒,并为以后的新文化运动以及中国人民进一步开展反对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斗争创造了条件。正因为如此,辛亥革命以后,一切想要在中国恢复君主制度的反动派,都不可避免地遭到了失败。袁世凯窃夺了辛亥革命的果实,当上了大总统,还要做“洪宪皇帝”,封建余孽张勋,也曾经拥戴溥仪重新登上皇帝的龙座。但是,历史的潮流滚滚向前,是任何力量也阻挡不了的,袁世凯做了83天的皇帝梦就进了棺材,张勋的复辟丑剧也只演了11天就可耻地收场。历史的辩证法总是这样无情地嘲弄着那些反人民的丑类。
 
         虽然,辛亥革命由于中外反动派的联合进攻和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软弱妥协最终失败了,“但人们又大胆地寻求新的救国出路了,再加上十月革命炮声一响和中国工人阶级力量的发展,不久便迎来五四运动,开始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没有辛亥革命,就没有五四运动。”(引自胡绳武、金冲及:《辛亥革命史稿》第4卷第673页)

         无论是从无产阶级、人民群众和民族的利益出发,还是根据马克思主义理论,都必须承认资产阶级革命民主派所领导的民主革命的历史作用和进步意义。无产阶级还应当力求把民主革命进行到底,为社会主义革命准备条件。对民主革命采取否定的态度,只能是对马克思主义的歪曲。“我们完成了孙先生没有完成的民主革命,并且把这个革命发展为社会主义革命。我们正在完成这个革命”——这就是毛泽东同志在纪念孙中山90诞辰时作的历史结论。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