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华天下|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114周年,辛亥网移动版

首页 > 辛亥后裔 > 辛亥讲述 >

辛亥先贤朱庆澜协建粤军始末(2)

  家贫赴东北投赵军

  朱庆澜,字子桥,原籍浙江绍兴,生于山东历城,在山东成长,因家境清寒,迫于生针赴东北投军,入赵尔巽所辖军队,为不折不扣的行伍出身。由于学习认真,作战勇敢,屡获拔擢。一八九九年任趟军第三管统领,翌年改调第五管统领,率部驻守辽宁天台一带,清剿猖獗的土匪,奋勇直前,卒肃清所有土匪,碓保地方治安,极受民众感戴。

  一九〇三年其部陈哨官齐恩铭、潘桂庭两人率兵在辽河海口缉查走私,遇一航行小船鸣枪拒检,乃于还击,以致船中美国副领事受伤。事后告到清廷,下令查究,朱庆澜担下全责,使部下极为感动。后东虽经赵两巽力保,他仍被清廷“革职留任",摘去顶戴并削去官职。旋又因平定东北匪患有功,升任第八管统领,调防沈阳,又因有皇带子(清宗室)我窝藏盗匪,焦肉乡里,罪证确凿而就地立靳示众。为此,朱庆澜又遭惩处,摘顶戴免官职。但他在东北以剿毅土匪出名,绰号“屠夫",土匪窜起,非他不可。一九〇七年朱庆澜又升任第三十三混成协协统(旅长),次年升十七镇统制(师长)调防四川。

  据祖母徐雅志夫人对子孙们就:朱庆澜在清末巳为高级军官,因八国联军入侵中国,北京渝陷,国将不保,遂兴起革故鼎新之念。他对孙中山成立中国革命同盟会提出“驱除鞑虏,恢后中莘,建立民国,平均地权"十六个字的四大纲领深表赞同,因此,于陆军十七镇统制任内,秘交革命党人程潜、方声濡、姜登选等,赞助革命活动。辛亥武昌首义时,朱庆澜率部反正,被举为四川省大汉军政府副都督。旋往北京劝告冯国璋、段祺瑞赞成共和。民国成立,他回师东北,出任黑龙江都督,继任镇右安将军兼巡按使,任内收回松花江航行权,受到感戴,当地民众把轮船“一新号"改名为“庆澜号"以示尊崇。

  义助孙文进行革命

  袁世凯背叛民国,帝制白为时,封朱庆澜为一等子爵,明示笼络,为朱氏所拒,袁怀恨在心。北洋司法总长江庸所撰回忆录中记载:当他(江庸)巡迥榆查东三省政绩时,发现黑龙江朱庆澜所部治军严谨,作风正派,被当地民众所城称颂。江庸面京后汇报给袁世凯,袁氏批了七个大字:  “要想当官少说话"  ,显示积怨甚深。后来孙中山曾先后派同盟会宁武(梦岩)、吴铁城以及蒋介石(化名:石田雄介)、丁仁杰(化名:长野周作),拿着孙中山的信前往联络反袁,朱慨然应允共同义举。不料,袁氏收买朱部将领许蔺州,秘谋外泄,朱庆澜被迫离职走天津,再去北京即遭袁氏软禁,直至黎元洪继任大总统才被释放。朱、黎原是同僚,朱任十七镇统制时,黎任第七镇统制。

  一九一五年云南封袁护国军兴起,袁氏败亡,讨袁将领蔡鳄病故,黎元洪就任大总统,段祺瑞为内阁总理,广东督军龙济光为求自保放弃独立投靠段祺瑞。而李烈钧又率滇军入广东,西南军政府内部发生变乱两军对时,时相攻伐,人民涂炭。黎元洪和段祺瑞知朱庆澜与北洋将领关系颇深,同原两广军司令岑春煊为旧识,和南方革命党人也有交情,能得人和,乃在两广总督岑春煊顾问周善培(孝怀)的建议下代表南下调停,粤事遂得和平解决。

  据祖母告知:一九一二年朱庆澜从北京到上海,她刚从日本留学回国,见面后即在上海一品香饭店举行婚礼,旋即回黑省任黑龙江督军省长,并于一九一六年南下广州。有人说北京政府在朱庆澜南下途中发表他为广东省长,又有人说朱调停粤局有功深得粤入好感,因而获得任命,这是不确实的。据陈炯明之子陈定炎在《一宗现代史实大翻案》一书中记载:新任省长朱庆澜于八月中旬南下赴任,经过香港时接受《土蔑》西报记者访谈,朱氏解释中央解决广东乱局的办法曾说:“黎元洪总统认为龙济光是服从他命令的人,这是中央政府解决目前广东争执的根据,所以中央决意饬令龙济光离开广东,我深信龙是不会抗拒这项命令的,李烈钧与陈炯明将去北京,把这些主要人物分开,战争就不会在广东延长下去了。’’可见,在朱庆澜抵广州前己被任命为广东省长了。

  朱庆澜抵广州后,只身入城会见龙济光,告以情况,晓以利害,很快的就说服了龙济光,转而就任琼崖矿务督办去了。一场战争与地盘的纠纷在朱庆澜的斡旋下迅即解决。

  整顿庶政一新耳目

  朱庆澜就任广东省长后,生活简朴,平易近人,致力整顿庶政,禁烟禁赌,废除积弊,兴办卫生文教事业,做了许多好事,广东气象一新,为粤人所称道。而且朱到任后,对于省长握有亲军警卫步兵四十个管亦加以整顿驯练,裁并编制,去芜存菁,节省开支。

  据陈定炎记述:“朱子桥(庆澜)抵达广州后,陈炯明就把这支原属于他的部队交给朱省长统辖,以表示服从解决争端的决心。" 一九一七年,北京政府和参议院的冲突日益激烈,黎元洪免去段祺瑞国务总理职务,段又乘张勋复辟之际举兵进京自任总理,为了拉拢桂系,段政府升陵荣廷为两广巡阅使,先的陈炳煜,后的莫荣新为广东督军,以便对朱庆澜诸多掣肘,不久,干脆宣布废弃《临时约法》解散国会,倒行逆施,形如叛徒。孙中山获知,奋起维护国会约法,并通电以恢复民元约法和国会为目的进行护法。朱庆澜当即以广东省长名义电至孙中山,竭诚欢迎孙氏来广主持护法运动。孙中山与海军总长程璧光率舰队和议员南下,朱庆澜亲往码头迎接,召开民众欢迎大会以助声威。二次护法运动就此展开,此举使段祺瑞极为恼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