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先贤朱庆澜协建粤军始末(3)
时间:2013-08-19 00:00 来源:新浪博客 作者:朱汉 朱泰
李洁之又告诉我:当时罗翼群任军政府少将参军,据罗回忆孙中山到达广州后,即派胡汉民去见朱庆澜。所以李洁之在《粤军史实纪要》一书中记述:胡汉民第一次去见朱庆澜,朱就就:“护法运动是正义的行动,孙先生登高一呼,西南各省闻风响应,不过要出兵讨段,滇唐(继尧),桂陵(荣延)仍在观望,自己缺乏可靠的实力,看来难收实效。如果孙先生有意建立护法军,我可借此机会将广东省警卫军拨二十管(注:实为三十瞀)由他改编为护法军为基本队伍徐图发展。但此事不能由我军方面作主,还要向陛荣廷、陈炳煜多做些工作,也要向广东省议会疏通疏通。” 当天,胡汉民将朱庆澜意兄向孙中山报告,孙中山听了非常高兴地说:“朱子桥有远见,是十分难能可贵的朋友,你们千万不要等闲视之,我们的事业所以屡遭失败,就是自己没有强有力的革命军队去消灭敌人。"说罢立即嘱咐胡汉民、朱孰信、汪精卫等认真分头活动,迅速促其实现。 李洁之在他的书中继续写道:胡汉民第二次去见朱庆澜,代表孙先生感谢朱对建军的建议和支持,并商谈三十管的交接同题。朱就:“他已同陈炳焜谈过,陈就要找陆荣廷。"后来朱孰信又同陈炳焜谈,陈又提出许多同题从中作梗。最后由孙中山与朱庆澜直接交换意兄,决定:一、这三十管改编以后命名为粤军,冠以“援闽”两字,明示不留在广东与桂系分占地盘;二、以现任广东警卫司令陈炯明为“援闽"粤军总司令,邓铿为参谋长;三、人事同题;四、编属同题;五、给养问题。后又经朱孰信、汪精卫的催促,陈炳焜不得不予让步,同意朱庆澜将省长亲兵三十管拨给孙中山成立粤军。 当时有人对朱庆澜的举动不解,对他就:“目前,各省割据,拥兵者无不在扩充自己的实力,你却把武力送人舍身相陪,实为不智之极!"上海档案局民国史事刊物副总编辑邢建榕在他的一篇文章中写道:朱庆澜与粤桂军阀时有矛盾冲突,积不相容,地位动荡,这是他决意离开广东的一个因素,但他这一举动的根本出发点还是全力帮助孙中山的护法大业。朱庆澜对于友人的不理解是这么回答的:“做大事的,不能以一己的利害为利害,孙先生从事革命,热心为国,我能助他一臂之力感到十分荣幸。我一文官,何须军旅,但愿革命成功,人民安居乐业,足矣!" 协建粤军老苦功高 一九一七年一月十二日,以朱庆澜拨交的三十管省警卫军为基础“援闽"粤军正式成立,盛况空前。翌年,粤军分三路援闽,先后攻克龙岩、长汀、漳州等二十多个县,消灭段祺瑞皖系军阀李厚基的势力一万余人,大大展现了粤军的战斗实力。 |
- 上一篇:1931与1969——小记湖北的两次大水
- 下一篇:陈去病的结社与革命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