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父李华英在抗战中的二三事(2)

辛亥革命网 2015-08-01 19:43 来源:辛亥革命网上海站 作者:李仁地 查看:

我的祖父李华英参加过辛亥革命。1939年至1945年任军政主任参事兼国防最高委员会代表。上海解放前夕,与中共地下党建立联系并有所贡献。

  考察团进入延安当晚,由毛泽东、朱德等中共中央及红军领导设款待。席间,美国女记者史沫特莱问起:“听说您协助过蔡锷将军打袁世凯,能否请您谈谈当时情况?”祖父答道:“不好意思,请您约个时间再谈。”毛泽东对祖父中肯的回答甚为满意,一面点头微笑称善,一面举杯劝酌。

  朱德同祖父是护国老战友。战争中,原本不熟络的战友此次重逢、相交如故,朱德屡邀祖父于窑洞处挑灯夜谈。谈起往事,朱德对云南将才杨蓁英年早逝唏嘘不已不已,深感痛惜,祖父则当场吟诗《痛悼映波》二首作答:“光复讨袁卓功勋,爱民严纪世所钦。为荡军阀遭奸害,早逝英才遗丹心。”“护国志坚不可摧,欣得挚友心互偎。正盼将军传捷报,突闻噩耗泪难挥。”

  当祖父谈到连日考察中,见红军抗日士气高昂、军纪严明并希望保持这种优良传统时,朱德听后动情地说:“老同志,您放心!红军在共产党领导下,永远不会变质。”谈着谈着,朱德回忆起他过去当旧军官走过的一段弯路,祖父说:“你与一般旧军人不可同日而语,早就有救国忧民之心,时机一到自是会走向革命之路。”祖父也谈起“五·四”前,在日本与李汉俊、陈独秀等研讨马列主义的一段往事,也谈到家庭牵累影响了革命的消极事,朱德则勉之:“党外也可贡献革命。”在赠祖父的纪念册上,朱德用毛笔写上挺劲的题字:“小川老同志,你真是中华民国历史上不可多得的人物。”

  在祖父参访延安期间,董必武、林伯渠、徐特立、徐向前等也纷纷走访祖父于窑洞招待所。祖父对60高龄的徐特立跋涉长征深表敬意。当问及长征得失时,林伯渠一一据实告之。朱德也陪同祖父拜见了毛泽东,三人谈到兴奋之处溢于言表。关于时局问题,毛泽东也征询祖父意见。“从目前国际形势来看,苏联和欧美各国对峙快二十年了,谁胜谁负目前难下定论,这关系国内局势。国民党腐败无能,灭不了共产党;共产党壮大阶段,现在力量也远不够,一时半会儿也灭不了国民党,所以联合才能一致对外……”祖父侃侃而谈,毛泽东沉思片刻道:“那么,联合政府怎样?”“这是上上策!”祖父激动地答道。他对毛泽东从容大度、谈吐得体极为敬佩,曾一再对亲友们说:“毛润之,高也!远也!”

  考察团经实地考察,增进了国共双方了解,证明了中共抗日救亡的决心,对联合抗日起到了促进作用。但未能消除南京国民党当局疑虑,在以后行动中处处掣肘、摩擦。祖父回京过西安,遇周恩来、叶剑英,三人恳谈时局时,对此深表忧虑。言谈时,周恩来提出国共两党团以上干部成立抗日军事训练班,提议祖父任班主任。祖父则认为:“任主任是小事,恐引起南京当局误解,影响双方合作抗日诚意这才是大事”,故婉言谢辞。

  祖父回南京后,以陕北之行所见所闻、拍摄的一百多张照片及签名纪念册,积极向各方宣传中共抗战救国的诚意。不少南京头面人物闻讯纷至沓来,索看图片资料,国民政府参军长吕超就是其中之一。当时祖父在百忙中常以陕北之行切身体会一再教育家人:“中国的希望在共产党,不在国民党!”并作诗一首,颂红军长征抗日高尚精神及伟大爱国抱负:“气壮山河贯九霄,暴风狂雨不轻摇。盘根错节千年固,纬地经天万世骄。”(《陕北道中见黄陵松柏书感》)这些对子女前途教育很大,父辈兄妹几个萌发了追求进步的念头,从此先后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二 太原劳军

  1937年秋,抗战峰火日益扩大,第二战区国共抗日部队更是相互配合屡挫日军。祖父奉命代表国民政府军委赴山西前线巡视劳军,并协助第二战区军务。当时,日军在北方的卢沟桥、南方的大上海发动强大攻势,企图一举打掉中国军民高涨的抗战情绪。但此时,在平型关却遇到共产党八路军的一次沉重阻击。日军号称常胜军,打遍亚洲无对手,“几个月解决支那问题”的预想破灭,脸面丟尽,恼羞成怒之下转移战略方向,重点围剿山西,从此太原战势越来越吃紧。

  10月初,祖父一行由风陵渡过黄河,乘同蒲路火车向太原进发。上车时,由站长介绍了一位三十来岁的、操奉化口音的军官作接应联络,此人名叫郑坡,时任后方勤务部副官处长(部长俞飞鹏)。他自我介绍是“黄埔一期毕业、与俞济时同时当过蒋介石的警卫师旅长”。于是,寒喧一番后同赴太原。

  火车半夜里到达运城,监运使孔繁蔚已在月台上为迎接小川等候多时,见面他开口就对祖父说:“阎先生己盼望你好几天了,还以为你不来了。现在敌人己打进娘子关,很危险,你就到此住下吧,不要去太原了。”祖父就回问:“太原还挂有政府招牌吗?”孔答暂时还有。祖父便说:“招牌挂着就就表示政府存在,既然如此,军人岂有怕危险的,我是代表中央,太原是一定要要去的”然而,火车开到半路上,司机突然失踪了。待郑坡等好容易找到替代司机开至太原时,己耽误了原定的时间。

  祖父一行下车后一看,月台的灯都还亮着,却无半个人影,似乎是个空城了。没办法,一行人只好自己扛行李走路。郑介绍祖父住进了一个后方医院,到医院后,这个一路陪来的陌路相逢“老兄”,也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了。从车站到医院途中,逃难者像潮水般往城戋外涌出,一片混乱。医院里除了留下二三辆大车、装运最后一批行李设备外已空无一人,接待的院长安顿好祖父一行后也“滑脚”溜了。

  天色渐渐亮了,祖父令随员去长官公署找人接洽。随员尚未回来,日军三架敌机却已轮番在附近上空狂轰滥炸。在震耳欲聋的炸弹声中,一行人及时避入医院门外防空洞。到了下午5时,轰炸声才总算渐渐远去。6时左右,随员回来报告说,长官公署门前还有警卫。祖父一行到了那里地下室,才被告知司令长官正派人前来迎接。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