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平事迹

蓝天蔚年谱1911年(10月27日-10月31日)(2)

辛亥革命网 2016-04-25 16:01 来源:《蓝天蔚年谱长编》 作者::蓝薇薇 查看:

10月27日(九月六日) 蓝天蔚、张绍曾等联名十二奏纲递呈清廷。是谓“滦州兵谏”。

 

  园田一龟记:及武昌起义之际,(蓝天蔚)与张绍曾结合,企图强迫上奏,有名之十二条奏折,传系彼所起草。(《湖北革命党之先觉——吴禄贞蓝天蔚》,园田一龟著,黄惠泉、刁英华译:《新中国人物志》,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1927年版,330页)

  △ 蓝天蔚、张绍曾等奏请立宪折及拟定政纲十二条[ 《奏请立宪折及拟定政纲十二条》内容,详见附录一“蓝天蔚著述”。]。(杜春和编选:《辛亥滦州兵谏函电选》,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近代史资料编辑部编:《近代史资料》总91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7年版,第67—70页;《国光新闻报》1911年10月30日,渤海寿臣:《辛亥革命始末记》,《实行立宪汇编·奏折》,台北文海出版社1969年版,第15页;张国淦:《辛亥革命史料》,第197—199页)

  《申报》于1911年11月3日刊出《滦州军队代表张绍曾等要求实行立宪原奏》[ 《滦州军队代表张绍曾等要求实行立宪原奏》,详见附录一“蓝天蔚著述”。]。(《滦州军队代表张绍曾等要求实行立宪原奏》,《申报》宣统三年九月十三日,第二—三版)

  △ 在此前后,由吴禄贞提议,蓝天蔚、张绍曾等同意,将北洋陆军第三、五、二十镇与第二混成协“联合名曰立宪军”,并议定《立宪军之义条》[ 《立宪军之义条》,详见附录一“蓝天蔚著述”。]十三款,以兵力“策宪政之进步”。(《辛亥滦州兵谏函电选》,第67—70页)

  △ 蓝天蔚张绍曾等通电京外,速改政体,即开国会,改正宪法。

  《张绍曾蓝天蔚等通电》:(北京各军及资政院、各省督抚)各省总督、巡抚、将军、陆军统制、统领、防军统领(及各省)谘议局公鉴:现在祸乱纷乘,舆情疑阻,分崩惨祸,即在目前。我驻奉第二十镇、第二混成协及驻长第三镇奉命南征,各将佐士卒等,咸以目今致乱之源,皆由政治不良而起,若不从政治改革着手,而徒恃兵讨,窃恐治丝益纷。同人等不忍国家沦胥,自相残杀(生民涂炭),业已提出政纲十二条请愿朝廷,速改政体,即开国会,改正宪法。诸公或现居政要,或代表舆情,同舟风雨,安危与共,改革谅有同情。(敬)尚乞互匡大局,遥相声援,(务维皇室而靖祸乱。俾我大帝江山仍归一统,朝廷幸甚,人民幸甚。)此间驻滦军队谨守秩序,静候朝命以为进退。(要请立宪尤力,现复据情电奏,尚均遵守秩序,静候朝命)谨此奉闻,并将政纲条例(列后)通告,如有赐复(电),请径电滦州二十镇司令处为恳(祷)。(绍曾、祥祯、矩楹、永祥、天蔚同叩。鱼。)(《张绍曾蓝天蔚等通电》[ 按:括号内为报纸内容,与电文文字略有差异。],宣统三年九月六日,《辛亥革命史资料新编》第三卷,第362页;《辛亥滦州兵谏函电选》,第51—52页)

  △ 蓝天蔚将联名请愿之详细条件呈赵尔巽览;张绍曾亦致电赵尔巽,希同匡大局,下顺舆情,促成宪政美果。

  电谓:“近因大局糜烂,奉省统兵各员均以非从真正立宪改革政体下手,不足以系兵心而维国本。现在正联名请愿上奏,所有详细条件,谅由蓝统领呈览。绍曾今朝到滦,驻滦各军邀恳奏请立宪,奉有明谕方肯遄征,均慷慨激昂,声泪俱下。绍曾见此情形,万难强抑,除电达内阁请先代奏以安军心外,谨以奉闻。我公身系三省安危,同舟遇风,祸福与共。务乞同匡大局,下顺舆情,促成宪政之美果,以维皇室而清祸乱,俾我皇帝河山仍归一统,朝廷幸甚!生民幸甚!再,此间各部队,绍曾极力宣布朝廷德意,尚皆谨守秩序,静候朝命,决无他变,请纾厪念。”(《辛亥滦州兵谏函电》,第52页)

  △ 蓝天蔚接张绍曾电:“请愿事,大局可保无虞,此后仍望公等与赵帅(指东三省总督赵尔巽)及蒋参议(东三省督练公所参议蒋方震)等设法联络。后事正多,万勿稍生意见。请愿奏稿及条件乞速在省宣布。曾。鱼。印。”(《辛亥滦州兵谏函电选》,第53页)

  10月28日(九月七日) 蓝天蔚电张绍曾:“宪密电均悉。据伍玉亭云:条例已焚,惟存奏稿。昨闻次帅已阴许日后保护奉省,似此我军宜保沉静,不布条例最好,免致官民疑惑。此间军队决然共同一致。蔚复。虞。印。”(《蓝天蔚致张绍曾电》,宣统三年九月七日,《辛亥滦州兵谏函电选》,第53页)

  △ 伍祥桢电张绍曾:宪密折已拜发,无论批语如何,务要镇静。秀豪已晤面,亦同意。(《辛亥滦州兵谏函电》,第54页)

  △ 蓝天蔚张绍曾之奏纲入京,清廷震动。载涛旋命吴禄贞赴滦州宣抚张、蓝。

  《盛京时报》谓:蓝张等电奏十二款,初八日到京,内阁接到后,速呈总理大臣拆阅。讵阅未终即面貌失色,两手发颤,顿足云:大事去矣。遂会同两协理入奏,监国特开密议,并闻监国与各王大臣等亦非常惶恐。(《张统制电奏之惊人》,《盛京时报》宣统三年九月十七日,第四版)

  张绍程忆:递奏折的时候,武汉革命军正打胜仗,清廷处于时势危迫的境地,各省疆吏及出使各国的使臣都纷纷奏请立宪,以为这样做就可以缓和革命的局势,挽救危亡。清廷正在举棋无定不知所措之际,见了手握兵柄的新军领袖们奏折,愈发惊慌。资政院的议员们复以危言耸听说,“不立宪即有亡国之虞,祸机迫在眉睫”,清廷更加恐惧。绍曾的奏折是九月初九日呈进去的,仅只五天时间,九月十三日,就有上谕下来宣布了立宪信条十九条。(张绍程:《张绍曾事迹回忆》,《文史资料选辑》第30辑,第208页)

  △ 清廷允准了蓝天蔚、张绍曾等的十二奏纲。载涛命吴禄贞赴滦抚慰蓝天蔚、张绍曾。

  载涛函:宣统三年九月初七日,陈书记长来,接阅统制等条陈各节,爱国热诚溢于言表,当即面奏大元帅,颇蒙嘉悦。因事关宪政,复走商内阁,始悉资政院连日提议各款,与该统制等所陈意见大致相同,已经议决多条,次第具奏。国家实行立宪,锐志维新,促进人民之幸福,当可达吾辈之希望也。涛忝列军界,表率军人,自应谨遵敕谕,严守秩序。军界幸甚!大局幸甚!涛当与我军人共勉之。资政院六日议决条件,吴统制面述。军谘大臣载涛。(《辛亥滦州兵谏函电选》,第71页)

  △ 吴禄贞约蓝天蔚、伍祥桢由奉天“速来滦会商。”(《辛亥滦州兵谏函电选》,第54页)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