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会战中的“虎贲”之师(3)
辛亥革命网 2013-12-06 00:00 来源:团结报 作者:王栋 查看:
常德会战场景
在坚守常德期间,各方予以极大支援与关注。中美联合空军在十分艰难的情况下向常德空投馒头、子弹等物资,解决了守城将士弹药与食粮;中国共产党《新华日报》发文:“保卫常德的弟兄们,在十三天外围与城内的激烈争夺战中,真正做到了寸土必争,真正表现了中华民族的爱国精神,一寸山河一寸血肉,这光辉的战斗,已大大的鼓舞了全国军民,已大大的震惊了日寇,也博得了盟国人民的赞扬,在全国人民的心中,你们确已是不朽的了。”时值开罗会议期间,蒋介石与美国总统罗斯福和英国首相丘吉尔正在开罗会晤,常德会战也成为热点话题,当得知57师的英勇抵抗时,罗斯福总统也钦佩不已,在向蒋介石询问到第57师的番号和师长姓名后,罗斯福还把余程万的名字记在了备忘录上。
巷战后全师仅剩下50余人
会战期间,日军将领横山勇向城内散发投降书,试图动摇守城官兵的军心。诱降书上写着:“57军将兵诸位,宜速停止为师长余程万一人之名誉而为无益之抗战。”余程万看到投降书后,提笔写道:“余受黄埔军校教育,只知不成功则成仁,余确信全军兄弟亦是如此;污蔑友军,且文字欠通;忠贞传自领袖,光荣属于国家。”29日,余程万艳电第六战区代司令长官孙连仲“弹尽,援绝,人无,城已破。职率副师长、指挥官、师附、政治部主任、参谋主任等,固守中央银行,各团长划分区域,扼守一屋,作最后抵抗,誓死为止,并祝胜利。”
守城士兵面对日军机枪、迫击炮、速射炮、飞机、毒气弹的疯狂进攻,与日军展开拉锯战。但无论从武器配备和军队素质上看对57师都十分不利,余程万不得不将防线收缩,撤退时为了不让日军缴获留在城墙上的武器装备,命令炮兵将守城的八门大炮炸掉,阵地上的将士心如刀割,忍痛将其销毁。其中一名士兵就在点燃导火线之时冲了上去与大炮相拥在一起冲上云霄。在进行到最激烈的巷战阶段后,没有弹药的士兵开始使用刺刀、砖头、木棒与不断蜂聚的日军拼死一搏,他们高呼“为同胞报仇!”“和鬼子拼了!”负伤后来不及包扎就再次投入战斗,日军一波波的进攻被打退,但终因兵力相差悬殊,城内各街各据点相继被日军占领,全师仅剩下300余人。在与日军抗争16个昼夜后,余程万率50余人偷渡沅江突围,169团柴意新团长则主动要求留守掩护部队安全出城,而自己则率领剩下的部队与敌激战,在敌人的强攻下也献出了年轻的生命,而常德会战前他才新婚数月。
余程万突围成功后与第58军会合,军长鲁道源将其部下新11师交给余程万指挥,迅速展开反攻,而此时进驻常德城的日军也因为长线作战,伤亡过大,再加上日军大本营的不断施压,横山勇只好下令撤出常德,9日常德城失而复得。可是战后余程万弃城突围这件事受到很大争议,蒋介石下令以军法判处其死刑,后得到王耀武等人的求情,常德城的百姓们也联名上诉,余程万在被囚四个月后无罪释放,被任命为74军副军长,建国后定居香港,1955年被劫匪杀害。
常德会战是抗日战争中国民党军队正面战场上的一次重要会战,中国方面16个军43个师参加作战,人数约21万,据国民党参战部队统计数字,战后第六战区损失45000人,第九战区损失15000人,第五战区损失3000人,共计损失6万余人;日军共投入作战10万余人,伤亡达4万。从整个会战过程以及战后双方战报看,日军和国民党都作了总结。日军在部署上,陆军空军联络,步兵炮兵协同,后勤设施都可以做到很好的调动,这也正是会战开始日军可以迅速调动军队穿插作战以多打少,攻陷多处据点的原因,但在后期作战中,因为指挥出现的分歧,军队调动往往顾此失彼,所以在国民党军队陆续增援后,很难再继续贯彻作战前的部署。而国民党方面,作战指挥上陆空联络不够紧密,虽然使用空军,但不能协同第一线部队作战,而且从消耗子弹和伤亡比率看,士兵的射击水平尚有不足。从战后反思看,情报工作上同时也存在一定问题,存在无线电被日军窃译的情况等。守城将士不畏生死的爱国精神可圈可点,除了一部分士兵消极抗战外都能按照上级命令做到了自己守土卫国的职责,特别是守卫常德城的第57师以八千余人对抗日军三万多人的进攻,真正做到了寸土不让,舍身成仁。《尚书·牧誓》中记载“武王有戎车三百辆,虎贲三百人。”此后“虎贲”这个称号便成为英勇无敌的军队最高荣誉。“虎贲”便是对他们最好的赞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