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革命前后对马克思学说的介绍

辛亥革命网 2011-03-19 00:00 来源: 作者:傅绍昌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 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同,孙中山革命前后对马克思学说的介绍,
 

     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同时也是中国人民探索社会主义的伟大先驱。他在十九世纪末和二十世纪初就接触到社会主义思潮和马克思学说,并将其看作是解决社会不平等的新的学理而予以关注和介绍。这种介绍虽然尚不成熟,但它毕竟表明孙中山热情追求真理的精神,并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起到了促进和推动作用,其功不可没。

   孙中山在十九世纪末叶踏上了社会政治舞台。1894年夏,他怀着改革的热忱上书李鸿章失败后,便毅然跨出决定性的步伐,立志实行革命以改造中国。他是个受过欧洲式”教育的青年。其从事革命的思想武器主要来自西方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但是。二十世纪初期,一种新的思潮即社会主义思潮正以取代民主主义思想之势而澎湃全球。在这样的历史大环境中,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民主派在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中,也明显地感受到社会主义学说的魅力和影响。孙中山之所以对社会主义感兴趣,不仅热情介绍。而且积极提倡,这是有诸多因素驱动所致,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他耳闻目睹资本主义国家阶级冲突丛生,社会弊病严重,罢工斗争风起云涌。社会革命其将不远”。  

 1895年,孙中山发动广州起义失败后,即远游欧美,着重考察了那里的社舍政治经济状况。当时,西方资本主义已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对外侵略。对内加紧压榨,资本主义固有矛盾愈加尖锐,社会上两极分化现象更为严重,富者益富,贫者益贫,劳资冲突日趋频繁尖锐,各国无产阶级在争取经济政治权利的斗争中显示出前所未有的力量,社会革命潮流大有难以抗拒之势。这一切给孙中山留下了深刻而难忘的印象。因而,他在学习西方、探讨救国良策的同时,已敏锐地觉察到资本主义社会的尖锐矛盾和严重弊病,并开始看到社会革命必将到来的历史趋势,于是便着手探索中国预防社会革命的方案。日后,他追忆这段生活时说:两年之中,所见所闻,殊多心得。始知徒致国家富强、民权发达如欧洲列强者,犹未能登斯民于极乐之乡也;是以欧洲志士,犹有社会革命之运动也。予欲为一劳永逸之计,乃采取民生主义,以与民族、民权问题同时解决。”[1)他称之为社会主义的民生主义思想即发韧于此。孙中山还在《民报)发刊词》等文章和演说中多次指出:‘欧美强矣,其民实困’:‘失欧美社会之祸,伏之数十年,及今而后发见之,又不能使之遽去。”2]从而僭良成社会革命,有不革不了之势。”中国目前虽尚未染上资本主义的弊病,但必须‘防微杜渐’:注意卫生之道”。社会主义谓为卫生之方法”,‘疗疾之药石”。B)我国饴民生主义者,发达最先,睹其祸害于未萌,诚可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4)这就是说为了预防资本主义的锅害”,避免重蹈欧美资本主义之覆辙。中国可以不经过社会革命,而通过民生主义,一举越过资本主义阶段,而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孙中山正是抱着这样的主观愿望来提倡社会主义和介绍马克思学说的。    孙中山接触社会主义是比较早的。1896年至1897年旅居英伦期间,他在从事实地考察的同时,也广泛阅读了西方国家的政治经济学方面的书籍,其中包括各派社会主义学说。孙中山阅读过马克思、恩格斯的某些著作,并了解他们所进行的一些活动。对亨利乔治及其单税论f又称单税主义1也有所闻,甚至对它发生了浓厚的兴趣。白于他在伦敦和俄国民粹派分子伏尔霍夫斯基等有接触,因而对时已崭露头角的列宁也有所知。显然。孙中山在旅欧期间已接触到一些社会主义理论和某些社会主义人士。后来他向宋庆龄、张国焘等人也都谈过这种经历。宋庆龄在回忆孙中山时说道:就在这一海外活动时期,他已知道卡尔  马克思和弗里德里希  恩格斯以及他们的活动,他已经听说过列宁和俄国的革命运动。”自此,‘社会主义就对他发生了吸引力’:并‘开始发展了他的社会主义观点0‘出现了他最初的平均地权’的学说”。当时虽然他还没有能够区别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真正的社会主义和西方某些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理论家所主张的社会主义’。尽管如此,他心里已逐渐明白,资本主义解决不了中国的问题。”凡是‘听过他讲演的人们记得,他常常预言,在二十世纪,社会主义将取代资本主义”。腮)张国焘在我的回忆》一书中也说,孙中山曾向他谈起,自称了解到‘早土会主义的派别很多,马克思主义不过是其中的一派。他在欧洲的时候,与社会主义各派领袖人物都有过接触;各派的理论他也都研究过。他参酌了社会主义各派的理论,汲取它们的精华;并顾及中国的实际情况,才创立三民主义”。美国学者伯纳尔在其所著《907午以前中国的社会主义》中也说到孙在英国逗留期间,对社会主义运动和土地国有化运动感到兴趣,这是毫无疑问的。”此外,莱恩曼夏在孙逸仙的生平及其意义》的专著中也明确指出,孙中山当时在图书馆里接触到亨利  乔治和卡尔  马克思的著作。   孙中山还在日本接触和了解了社会主义思潮。日本经历了明治维新,实行开放政策,率先‘脱亚入欧_步入资本主义近代化的轨道,所以同时也最先在世界的东方迎接了来自欧洲的社会主义新思潮。可以说,20世纪初期的日本成了亚洲社会主义思潮的中心与基地。以孙中山为首的民主革命家曾通过日本作为媒介来更多地了解欧美的社会主义思潮和社会主义运动。据载,1903年9月,孙中山旅居日本期间,就曾与日本平民社领导人幸德秋水交往,就社会主义的实行问题交换意见。”这个事实表明,孙中山对社会主义的兴趣和向往在明显地增长。所以同年12月,他从擅香山复友人函中说:‘所询社会主义,乃弟所极思不能须臾忘者。”13]这封信极为重要,它是我们目前所见到的孙中山最早提到社会主义的文字。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