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对中国社会形态的改变(2)
辛亥革命网 2011-03-21 00:00 来源: 作者:春雨 查看:
中国资产阶级的历史不长,甚至未能形成一个自为的阶级:中困的民主发展也极不充分,主权在民的体现很不够。在民国历史上执掌政权者,往往都是具有军事实力,背靠帝国主义的军阀人物。尽管如此,因为民圭共和的观念已经牢固地深入人心,掌控实权者也往往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
1912年8月13日,同盟会联合统一共和党、国民公党、国民共进会、共和实进会,组建了国民党。国民党公开声明成立的目的就是要建立“强健而良善”之政党,“运用政治之中心势力”,“进而组织政府,则成志同道合之政党内阁责任内阁制之困,大总统常立于超然地位,故政党不必争大总统,而只在组织内阁)。”㈤在代理理事长宋教仁主持下,国民党大力从事竞选活动。到1913年1月选举揭晓时,国民党获得了参、众两院392个多数席位,共和、民主、统一三党合起来仅占223席位。就在宋教仁准备出任总理,组织国民党内阁时,突遭政治谋杀。凶手是袁世凯指使的,但因为已是民国,袁世凯并不敢承认。
在北洋政府时代,袁世凯欲复辟帝制,连他的亲信陈宦、汤芗铭也通电反对并宣布独立,逼得袁2006l-第4期想第124期)世凯在惊恐中死去。1917年,张勋利用“府院之争”,上演了帝制复辟的丑剧,只有短短的12天即告结束。共和制度虽然尚不完善,却已根深蒂固。
继北洋政府之后的困民政府,在形式上维持着孙中山设计的“五权分立”,设立法院、行政院、司法院、考试院和监察院。虽然蒋介石是达个政府的独裁者,然而蒋介石也有在1927年、1931年、1948年三次被迫下野的经历。在1948年的“行宪国大”上,就有李宗仁不听蒋介石“招呼”,并与于右任、程潜建立竞选联合战线,竞选副总统成功之事。由此也可以说明,共和国毕竟不同于封建专制时代了。
辛亥革命的胜利使资产阶级深受鼓舞,虽然辛亥革命并没有根本扫除封建势力给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所造成的障碍,但是民主共和的形式毕竟使资产阶级的社会地位和政治地位有所提高。南京临时政府以及北洋军阀政府不同程度地颁布了一系列保护和鼓励实业,推动产业革命,统一币制管理、规范度量衡的政策和法令,刺激了中国资产阶级发展民族资本和振兴实业的巨大热情:“振兴实业”成为辛亥革命后一股强烈的社会思潮。正如孙中山所说:“能开发生产力则富,不开发生产力则贫,以前为清政府所制,欲开发而不能,今日共和告成,措施自由,产生勃兴,盖可预卜。”
辛亥革命所唤起的中国人民的爱困热情和民主精神,也为中国民族资本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临时政府倡导国货运动得到了基层社会的广泛响应,人民群众为爱国热情所鼓舞,消费国货,抵制洋货,使得不少民族工业“生意发达,日不暇给”。临时政府极力鼓动发晨工商,兴办实业,得到了人们的普通响应。上海在民族实业家荣氏兄弟的带动下,兴起和发展了一大批民族工业:长沙,“几乎每天都有新公司注册”。许多工业新建筑在全困各地兴起。一些工商业者组织起“维持土货会”,积极展开与外因商品的竞争。一些为宣传实业,为实业界提供信息的刊物,一些全国性或地方性实业团体,纷纷出现,反映了辛亥革命后中国民族资本家发展资本主义企业的新动向,反映了民族资本家阶级为民族生存而进行的积极努力。
临时政府在推动和保护工商业方面,“以保护人民财产为急务”,规定“凡在民国范国内的人民,所有一切财产,均应归人民享有”。㈤《临时约法>第6条规定:“人民有保有财产,及营业之自由”,“人民之家宅,非依法律,不得侵入或搜索。”这就使私有财产受到了保护,资产阶级的资本、财产有了法律的保护,从而刺激着民族资本工商业的崛起。
为了维护民族资本的生存和发展,临时政府农商部不仅取消旧时的各种封建垄断专权和不良陋规,积极鼓励私人投资,还明确规定工艺品的发明者及改良者拥有专利权,对成绩卓著的商办企业进行奖励。为了扩大国货的销售市场,农商部劝令各部所辖局署厂校,限定购用洋货,使用国货。同时,积极选派国货参与对外交流。1914年,中国政府选派产品参加了在日本东京举办的大正博览会,展出8000余件产品。其中苏杭的染织品,景德镇、宜兴、博山的陶瓷品,河北、山东、甘肃、河南的毛毡,湖北织布局的棉麻织物以及工艺美术品如北京的雕漆器、景泰兰,天津的象山雕刻和银制器皿等,都获得博览会的好评。这就大大提高了国货的声誉,增强了国货产品与洋货的竞争力,鼓舞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实业的发展。
在民族工商业大发展的同时,由于对诸如棉花、油籽等工业原料的需求,催化了中困农村自然经济的进一步解体,有些地区,特别是在大城市附近从事某些经济作物的种植以及饲养奶牛家禽等的资本主义农业有所发展。比较先进的生产结构、经济方式和生产力不断地得到采纳和利用,中国农民在民国时期虽然仍以小农经济为主,却的确是在缓慢地向自然经济告别。
辛亥革命驱逐了皇帝,历史不再反复熏演那种改朝换代的把戏。这为文化教育结构的转换与创造提供了条件。
辛亥革命后建立的新的文化教育体系,不仅表现在资产阶级具备了独立的意识形态,使以民主为核心的文化精神渗透于与之相适应的教育、哲学、文学、艺术等理论形态的文化现象之中,而且还表现在他们把这种文化精神注入群众的日常社会生活中,使之成为具有深厚的社会基础的群众社会心理和社会文化思潮。这不仅表现在他们建立了传播和弘扬资产阶级文化的设施或载体,并使这种设施成为社会的主导建筑,而且还表现为这种文化观念W ENSH IZAZHI对深层文化现象或文化结构的莺大影响和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