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偶像30年(3)
辛亥革命网 2008-11-28 00:00 来源:人民网 作者:董阳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 前不久,张海迪当选中国残联第五届主席团主席,再次让人们回忆起那个充满理想和激情的年代,回忆起当年那位身残志坚、自强不息的精神偶
有爱心,有担当
期待偶像更多积极效应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歌星只要外形好,歌唱得好,就能成为“偶像”;现在,这个标准变了,明星不等于偶像,偶像更要有积极的社会效应。
成龙,是许多人熟知的明星偶像。他除了在银幕上极力展现中国功夫的魅力,在台下也积极从事社会公益事业,为贫困儿童捐款,捐资拯救亚洲黑熊,为东南亚海啸和四川汶川大地震筹款等。在许多人看来,偶像人物仅仅做好本行是不够的,而应有爱心、有担当,能以自己的影响力感召更多的人。
对王石、马云那样的成功创业者而言,不仅自己创造了财富,而且还以自己的影响力激励年轻人提升自身实力,为社会创造价值,从而赢得了许多青年的尊敬。正如马云所说,“要赢得世界的尊重,参与社会的改造,就必须要有社会责任感。”
类似的偶像人物还有很多。“从外在到内在,说明人们对偶像评价的标准更高了,更全面了,更务实了。也说明如今的青年人较以往更加成熟,更具有个人的主见和自我追求。” 南开大学教授陈钟琳说。
专家们也坦陈,虽然时空变换,偶像更替,有一些价值我们仍然要坚守。比如说,20年后,我们依然爱着张海迪,证明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精神没有变。轮椅上的姑娘金晶,冒着生命危险保护奥运圣火,瞬间感动了电视机前的亿万观众,得到无数青年的支持和声援,昭示着我们爱国主义的情怀没有变。而孔繁森、任长霞、牛玉儒等各行各业涌现的英雄楷模,恪尽职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同样赢得社会的高度尊敬,彰显着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
改革开放30年偶像的变迁,折射出时代进步与社会包容,我们期待着有更多正面积极的偶像出现,引导新一次社会变革、和谐进步的潮流。(记者 董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