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的历史地位和意义(3)

辛亥革命网 2011-03-21 00:00 来源: 作者:罗福惠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 对辛亥革命的伟大意义,90年来已有基,辛亥革命的历史地位和意义,

  辛亥革命前,资产阶级革命派主要致力干“破坏”,即把精力主要用于武装的反清革命,但也多次讨论到革命成功后的政权建设和经济建设。革命爆发后,孙中山即从海外致电回国,称“此后社会当以工商实业为起点,为新中国开一新局面”。

   新生的共和国成立伊始,民族资产阶级就寄予厚望,称“今之共和政体成立,喁喁望治之民,可共此运会,建设我新社会,以竞胜争存,而所谓产业革命者,今也其时矣”。于是,各种公司呈请保护、注册的纷至沓来,有关实业团体纷纷建立,既有同盟会员出任各种实业团体的会长或董事,亦有不少工商界人士担任各地军政要职,工商业者的社会地位显著提高。为了适应工商业发展的需要,临时政府设立了实业部,同时要求各省设实业司,以便对各种实业之“已成者当竭力保存,未戍者宜事先筹划”。政府及时制订了一些奖励和拱,值民阳:工商业的法令规章,诸如“商业注册章程”、“商业银行暂行条例”等,保护公司财产和股东利益。对于建设工厂,政府予以高度肯定,尤其鼓励华侨回国投资办厂,称“集资建设工厂,于民生主义、国计前途,均大有裨益”。还大力提倡垦植事业,拨出专款给予支持。革命激发的爱国熟忱,也为民族工商业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临时政府倡导国货运动,对于民间以本国原料生产的工业品特予嘉许奖励。工商业者也以“挽回利权、杜塞漏卮”为标举,开办国货工厂,组织“维持土货会”,与外国商品争夺市场。广大群众也自发购用国货。当时的中国大地上出现了一股兴办实业的热潮。 

  孙中山辞去临时大总统之职后,曾表示要专心致力于实业。他说:“中华之弱由于民贫。……今共和初成,兴实业实为救贫之药剂,为当今最重要之政策”。为此,他每到一处即宣讲他的民生主义和现代化理想,并形象地预计,“再过五十年,我们将有许多上海”。他担任了铁道协会会长、中华实业银行名誉董事、永年保险公司董事长、全国铁路督办等职。1913年初又亲赴日本考察工业,希望学习日本的工业建设经验。其他许多地位较高的革命者也纷纷投身实业活动,地位较低和年轻者则多去国外留学,学习与实业、科技有关的学问。    1917至1919年间,孙中山在从事护法斗争的同时,还“仔细研究工业建设的有关问题和解决办法”,希望中国能利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列强对中国的压迫有所放松的机会,“乘时自谋振奋”,“以经济上发展,补从前之亏损,开日后盛大之机”,遂编订了庞大而具体的((夹业计划》,从振兴实业的意义、振兴实业的政治前提、发展实业的部署和各部门的相互关系、国家资本与个人资本如何分工承担经营范国、如何筹措资金和解决技术人才不足的困难等方面,作了全面深入的考察和筹划,反映出他对社会化大生产的共同规律的一些科学认识,有许多观点值得后人借鉴,从而成为中国工业化的最早的一部蓝图。 

  袁世凯于1912年3月上台,至190年7月镇压了“二次革命”,逐步控制了全国,辛亥革命成果的丧失,最先是在政治方面,刚刚建立而未完善和巩固的现代政治体制被破场:殆尽。但在经济上,由于革命运动产生的惯性影响张经济发展自身的规律作用,由于袁世凯还要笼络资产阶级和摆脱财政困难,尤其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提供了一个喘息和发展的机会,所以在辛亥革命后的头几年中,中国的民族工商业仍保持着一个发展的趋势。如辛亥前后历年设厂的统计是:1910年986家,1911年787家,1912年1504家,1913年1378家,1914年1123家。而1917年全国的工业投资为12824.4万元。超过前50年工业投资的总和。这中间显然有辛亥革命的一份作用。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