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必武长子:父亲的一生是小事累积出的高山(3)

辛亥革命网 2011-04-25 00:00 来源:武汉晚报 作者:梁爽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董必武的长子董良羽今年73岁,回忆了父亲的一生,董良羽感慨万千。他说:“父亲的一生都在为党和人民服务,是真正一件件小事累积起来的,

董良羽

  组党工作进展很快,最早的成员已经有了7名。董必武和张国恩在武昌抚院街(现民主路)租用一处房子,合办律师事务所,作为党组织的一个掩护处所。同年8月,武汉共产党早期组织正式宣告成立,组织队伍也在董必武与张国恩的领导下逐渐发展壮大。

  同年6月,武汉共产党早期组织接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的通知,派董必武、陈潭秋做代表到上海参加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以后,两人回到武汉,负责建立和发展湖北省党的组织,当即成立了中共武汉地方委员会,成为武汉地区中共组织的第一个正式领导机关。第一次国共合作时,董必武还领导筹建了国民党湖北省党部,并任湖北省国民党工作委员会主任,国民党中央候补委员。

  “布头”与“配角”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董必武先后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政务院副总理兼政治法律委员会主任,最高人民法院院长,中国人民政协第二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代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等职。

  在党内和政府里,董必武一直身兼要职,但在他身上,却从来看不到一点“官架子”,一直把自己比作“布头”、“配角”、“老牛”。董良羽在接受采访时,衣着朴素,态度温和,结束时还坚持将记者送到电梯口,“这些都是父亲教给我们的。”

  1956年至1962年,董必武三次回家乡红安视察,都坚决要求家乡的干部只能按四菜一汤的规定接待,对他不能搞任何特殊。有一次办了六菜一汤,就遭到他的批评:“要勤俭节约,按规定办事。”

  最后一篇诗作:《九十初度》

  1975年3月2日,因肝癌有发展的迹象,董必武再次赴广州休养。3月5日,董必武在广州度过了自己的90大寿,病患中的他用颤抖的双手题写了他一生中最后一篇诗作——《九十初度》,并把子女叫到病床前,详细讲解了这首诗,总结自己度过的“九十光阴”:

  九十光阴瞬息过,吾生多难感蹉跎。五朝敝政皆亲历,一代新规要渐磨。

  彻底革心兼革面,随人治岭与治河。遵从马列无不胜,深信前途会伐柯。

  由于肝癌和其他病事日益恶化,董必武在过生日的第二天回到北京,在北京医院重病不起,临终时,他说了一句未说完的话:“党中央开了会(指1975年1月上旬中共十届二中全会),中央还有绊脚石……”4月2日7时58分,一颗伟大的心脏停止了跳动,董必武怀着对党和国家的忧虑与世长辞了,他的一生是无愧他生前的最后遗墨的。

  董必武逝世不久,“四人帮”终于被粉碎。

  回忆了父亲的一生,董良羽感慨万千。他说:“父亲的一生都在为党和人民服务,是真正一件件小事累积起来的,到了最后,就成了一座高山。”

 标签: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2008-2025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