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先贤陈家鼎和他的弟妹们(3)
辛亥革命网 2012-06-05 00:00 来源:民革上海市委 作者:徐永明 查看:
三
我大舅陈家鼎早岁颇赞同康梁变法维新之说。“戊戌之变”粉碎了他的改良理念。于是他和当时一些感愤国事、奋发有为的热血男儿,同仇敌忾,改弦易辙,信奉孙中山的革命主张。大舅有幸在日本结识孙中山,与孙议论纵横,相见恨晚。一九零五年,孙中山在日本东京改组兴中会为中国同盟会,大舅首先加入,时在东京的二舅陈家鼐亦在同年加入。随后,大舅又介绍三个妹妹都加入同盟会。此后几十年的革命生涯中,大舅总是紧紧追随孙先生,与之风雨同舟,不离不弃。居正和焦易堂写的《陈家鼎传》说他“生平独倾慕总理孙公之为人,三十年如一日。”大舅曾赠诗孙中山先生,有“吾子独为先觉凤,众生原是可怜虫”句,又有“除却江东孙讨虏,目无馀子是群雄”句。
在反清斗争中,大舅陈家鼎多次受命于孙中山,在上海、长沙、武汉、奉天、大连、青岛等地,筹建同盟会分会机关,不畏艰险,义无反顾。
袁世凯欲窃取辛亥革命的成果,其党羽派军警胁迫议员投票选举袁世凯为大总统,大舅不惧,三次皆投票选举孙文。后来被迫流亡日本,曾与廖仲恺等同住一处,生活十分艰苦,有时无米为炊,便买最便宜的海带煮了当饭吃;有时与诸同志聚义街头,各人手持一包花生米充饥,行迹颇似日本浪人,故当局不疑。生活艰难如此,我大舅却甘之如饴,拥戴孙中山先生一如当年。
孙中山与黄兴这个时期在重大决策上有分歧,大舅陈家鼎以持平之论调解于孙黄之间。
袁世凯死,大舅重返北京国会,并任宪法起草委员。一九一七年张勋复辟。大舅抱病与在沪议员一起通电响应孙中山的《讨逆宣言》。孙中山率海军南下广州,大舅因病未随行。孙在广州电召,大舅抱病赴穗,参加国会非常会议,拥护孙中山为大元帅,组建护法军政府。
护法军政府遭到滇桂系军阀胁迫,大舅被推为国会非常会议代表,与各方接洽,力图缓解局势。而后孙中山被迫去职赴上海。大舅联合革命派议员通电拥孙,并写信请孙回广州主持军政府工作。当时广东督军莫荣新故意不发经费,国会议员纷纷离去。唯我大舅坚守广州,且令其弟妹参加大本营工作,力图助孙度过难关。
一九二零年孙中山回到广东。大舅发出长达万余言的《关于西南大计的通电》,宣传孙中山对国内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外交诸方面的主张及治国思想。次年,国会同人集于广州,重开两院联合会。四月,议决中华民国国民政府组织大纲,选举孙中山为非常大总统,我大舅于其间主持裁酌,所助良多。一九二二年孙中山誓师北伐。军阀陈炯明叛变,炮轰观音山,兵围总统府。大舅乃只身入陈部骁将洪兆麟兵营,责以大义。洪氏感愧,令士兵缓进。大舅乃从容入告孙中山,遂由某同志护孙由间道登中山舰,孙中山安然脱险。陈炯明叛乱被平定后,大舅又奉孙中山之命返北京,联络原国会同人,准备响应北伐。
我大舅陈家鼎毕生钦慕、拥戴和追随孙中山先生,孙中山先生也十分器重和爱护我大舅,自一九零五年我大舅加入同盟会起,孙中山屡次委以重任,命他组建长江一带同盟会分机关、北方机关、东北机关。大舅屡败屡战,孙中山却屡加重托,信任有加。民国肇造,大舅先后担任临时国会参议员,正式国会众议员。避袁氏乱流亡日本,大舅曾去日人头山满寓所与孙中山商讨国是,每就讨袁和建国之大计献策于孙,孙甚以为然。大舅潜返湖南迎母于上海租界,孙先生即委我大舅陈家鼎任中华革命党上海支部长。以后,又委他任大元帅府参议。
一九一七年岁暮,大舅思归省亲,国会同人坚留其在广州,孙先生尤不放行,说:“国会同人赖君联络,君行,其如大局何?”此时大舅正被推举为国会非常会议代表,与滇桂系军阀及政学系等洽谈,斡旋时局。
一九一八年外祖母病,孙先生恰在沪,曾亲往探视。我外祖母逝世,大舅家中无担石之储,孙中山先生领衔发讣告,又赠钱资助我大舅治理丧事,还率众赴追悼会吊唁,并亲笔书写挽联:“生于九月,殁于九月;男善汉书,女善汉书。”
孙中山先生还亲赐大舅兄妹五人墨宝。我母亲得到的是博爱二字,上款为秀元女士属,落款孙文。此墨宝可惜毁于“文革”,今只存照片。孙中山先生与我舅舅他们的革命友谊,孙夫人宋庆龄是很清楚的。一九八一年,我为母亲陈家庆“平反”事宜曾上书给宋庆龄副主席,陈述我母及其兄长曾追随孙中山先生的经历以及她所受到的不公正待遇。那时宋副主席已在病中,而且已经时隔大半世纪,但她老人家还记得,并亲笔批示:此事属实,应予平反。承宋副主席关怀,母亲迅速得以平反昭雪。
四
大舅陈家鼎不但自己献身民主革命,还将弟妹们带上革命征途。
一九零二年,我的二舅陈家鼐考上了湖北武普通学堂,不久他跟随长兄东渡日本留学。一九零五年他在东京也加入了同盟会,旋受命归国入湖北陆军学堂。一九零六年毕业,任新军教练官,后又任旅长、师长。在陆军学堂和新军里,它广泛结识革命志士。同年,大舅受命于孙中山、黄兴,回国创建同盟会长江机关,二舅协助大舅与蔡济民、刘佳运、朱子龙等筹划设机关于武昌高陞巷之升圣公会内。大舅在长沙与武汉同志联合响应起事,二舅也在武汉尽力相助。辛亥首义,二舅在军中立即率部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