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怀我的祖父万声扬(2)

辛亥革命网 2010-10-10 00:00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万志杰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我祖父万声扬,追随孙中山、黄兴参加了辛亥革命运动的伟大斗争。在他逝世70周年和辛亥革命百年即将到来的今天,追思他的一些往事,既是后

     1910年夏,理化专科学堂第一届学生毕业,成绩优异,赴京参加学部(教育部)考试,均中选为师范科举人,回省后被派充到省内各中等学校做数理化教员,大大提高了本省科学教育质量。他不仅对弟子循循善诱,传授学识,还注重对学生革命思想、爱国情操的培养。他常常利用课余时间,向学生“宣讲时事——国家面临被列强瓜分之危险”,向学生讲输革命道理。还利用自己身份的掩护,常与师生中的“共进会”成员“通声气”。因而为中国的社会进步与科学事业的发展,培养出了许多优秀人才,其中如王世杰、黄昌谷、熊鲁馨、李作栋、李钦等人均出其门下,驰名一时。

  1916年以后,他在陆军大学、北京农业大学任教中,继续与具有爱国理想的先进人物过往甚密,在学生中,进行反对军阀混战的革命宣传,一时俊彦之士出其门下,桃李满门,为时所重。使为北洋政府培养将、校军事人材的陆军大学,却为后来的民国培养了大批的军队高级人才。

  他书法造诣很深,宗欧阳询及汉隶,法度谨严,笔意隽永,为人们所敬仰。

  1907年,张之洞离开湖北赴京时,曾对大家说:“我两任湖广总督,历十七载,计得弟子万余人,其中惟张继煦的文章必传,万声扬的字必传。”可见,万声扬是受到张之洞赞许的著名书法家。

  “国共合作”的支持者 

  1924年后,陆军大学因北洋政府的衰亡而停办。我祖父回湖北任武阳夏商场督办公署秘书长,当时督办公署仅有其名,秘书长更是有名无实。这时,共产党领导的反北洋政府的工、农运动风起云涌,我祖父对此表示积极支持,认为只有“国共合作”才能救国。当时,他的侄儿万月恒在汉阳蔡甸领导工人运动,声势浩大,工作成绩斐然,他极为赞赏;他的次子万超恒(即我的父亲)在黄陂组织农民协会,批斗地方土豪劣绅,他也甚为嘉许,认为打击了豪强气焰,为地方树立了正气;他的长女万仲寅在武昌大学领导学潮,他经常询问、鼓励。当时,李汉俊在武昌大学执教,李笃信马列主义,常作革命宣传活动,领导武汉工人运动,我祖父对李汉俊极为器重并于以帮助,常以汉口商场督办处作李从事地下革命活动的庇护所,并将李身边所带的女儿留在万家养教,以便让李汉俊从事地下革命活动更为方便。由于李前妻亡故,我祖父从中作媒,介绍妻妹陈静珠与李结婚,让李专心革命。李书城当时为革命由北京来武汉,也寄住在武昌慈善堂街祖父家,早出夜归,一面逃避反动军阀监视,同时得以与祖父促膝共商救国大计。

  1926年冬,国民革命军北伐光复武汉,成立了湖北政务委员会,万声扬出任军政股股长兼拆城办事处主任,以支持推翻反动军阀统治的北伐战争。后由于不习惯官场种种,终以一身清廉,旋即离去,随后在武汉中央银行任参事。

   大革命失败后,武汉在白色恐怖中,共产党人和革命青年大批惨遭杀害。当时,有北京师范大学一学生寄住我家,进行党的地下活动,反动军警追捕甚急,祖父毅然出面,掩护该生逾墙逃走,免遭牺牲。反动军警也到我家追捕我的父亲和姑姑,祖父设法通过多种渠道营救脱险:我父亲万超恒在军警搜捕的头天晚上离开,后逃到北平;大姑姑万仲寅女扮男装,跑到江边雇了一只木船,连夜逃回黄陂乡下;二姑姑万叔寅(当时16岁)被抓走,经我祖父四处奔走活动,第三天才被警备司令部放回。李汉俊牺牲后,我祖父不怕株连和危险,一直要陈静珠(我称五姨婆)带着她的女儿寄居在万家,以便有所照应。祖父的这些深明大义得到了人们的的传颂,得到了共产党人的敬重。抗日战争期间,董(必武)老在重庆主持八路军驻重庆办事处工作,遇见我的大姑妈万仲寅时,对“武定先生近况”多有垂询,备至关怀。

  两袖清风的民国官员 

  1931年长江大水,汉口丹水池、张公堤溃口,汉口市区一片汪洋,市民生命财产遭受巨大损失。过后,百姓对政府的无能和贪腐行为,痛加斥责,要求“追查、惩办”的呼声十分强烈,在原市长被撤职后,人们希望有一个“不刮地皮”(当时百姓语)的新市长来治理灾后的武汉。

  为了安抚民心,国民政府将汉口市改为行政院辖的特别市,同意由李书城推荐的“书生”——万声扬为汉口特别市市长。开始,我祖父报着“不辜负湖北家乡父老”的意愿,要把“百废待兴”的汉口“掌管、治理”好。

 标签: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2008-2025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